第九十二章 誘餌

大隊士兵湧入小城,沒有寧抱關親自監督,他們很難維持隊形,但比降世軍好許多,至少沒有拖家帶口,看上去有幾分軍隊的樣子。

徐礎騎馬立於道邊,給兵卒讓路,心中暗暗估算人數。

將近一萬人,但是越到後面人員越雜,徐礎至少認出二三百名身穿男子服裝的婦人隱藏其中——無論軍法多麽嚴厲,寧抱關無法阻止所有人帶上家眷。

吳越軍尚且如此,降世軍只會更亂,徐礎想象不出這樣的軍隊如何能與官兵作戰。

路上的人已不多,徐礎準備拍馬上路,城內突然有三人騎馬追出來。

馬維來給徐礎送行,拱手道:“昨天喝多了,剛剛睡醒,礎弟莫怪。”

徐礎笑道:“只是離去幾日而已,很快就能回來。”

“祝礎弟馬到成功,說服沈並州,合天下義軍,共敵官兵。如今兵荒馬亂,礎弟一個人上路我不放心,特請劉、陳兩位兄長護衛安全。”

昨天一塊喝酒的時候互相介紹過,這兩人都是洛陽來的豪俠,一個叫劉允執,一個叫陳老慈。

兩人秉承東都的習慣,在閭巷中混出名堂之後,務必請稍有名氣的讀書人改名,以洗暴戾之氣。

這兩人都是三十多歲,名字平和,容貌也顯恭謹,只在顧盼之間,偶爾露出幾分兇煞之氣,對豪俠來說,這股兇煞乃是傍身的武器,可以隱藏,不可以真的丟棄。

徐礎拱手道:“應城離此不遠,馬兄不必過慮。”

“有備無患吧,況且這兩位兄長主動請纓,怎可拂其好意?”

劉允執笑道:“我二人在東都久聞十七公子大名,敬佩公子膽氣,甘願為公子執轡,望公子勿以初識見外。”

陳老慈也是同樣說法,徐礎道:“如此有勞兩位兄長。”

天已大亮,馬維將三人送出數裏,再度告辭,轉馬回城。

路上有兩人做伴倒也不錯,劉允執、陳老慈熟悉東都人物,與徐礎聊得起來,他們對刺駕尤其感興趣,打聽每一個細節,然後嘖嘖贊嘆。

說起刺客羅三兒之死,兩人又是一番嘆息,就是從這兩人口中,徐礎得知刺客真名叫羅宣,擅長刀、棍、拳,人稱“三絕羅”,在江湖上雖有幾分名氣,卻極少走動,家境貧寒,因為原是梁國人,經常接受馬維的資助,最後以死報恩。

“士為知己者死,沖霄一怒殺帝王,三絕羅不愧是大丈夫、真好漢。”劉允執贊道。

“也是馬侯爺……不對,也是梁王識人,能從眾人當中挑出三絕羅。”陳老慈道。

騎馬聊天終有些累,三人很快專心騎馳,偶爾說幾句話。

附近村鎮都已被洗劫一空,百姓不是躲進城裏,就是加入叛軍,也有人死於兵火之中,屍體橫陳,無人收拾。

為加快速度,並少惹麻煩,三人繞過城池,劉、陳二人經常在外遊歷,比徐礎熟悉路徑,最後全由他二人引領,少走許多冤枉路。

三人在途中遇到一夥亂民,手持棍棒,遠遠地盯著過路人,劉允執、陳老慈拔刀,十幾名亂民愣是不敢靠前,讓過去之後在後面亂扔石子。

“刁民可恨,膽子又小得可憐,百不敵一,得天下豪傑者,才可得天下。”劉允執這是第一次受到挑釁而不回頭,心中很是不忿。

“吳越王是真豪傑,最懂咱們的心事。”陳老慈總能將話題提升至更高一層。

三人馬不停蹄,只在必要時停下休息,次日黃昏,順利到達應城。

應城內外布滿旗幟,三人離城門還有六七裏就被攔下。

徐礎報上姓名,聽說他要見周元賓和沈耽,士兵引路,帶三人進城,交給一名小吏,小吏詳細詢問之後,帶他們前往府衙。

小吏進去通報,沒多久,沈耽與周元賓同時出來迎接,譚無謂、劉有終隨後,都很高興,尤其是沈耽,握住徐礎手臂,上下打量,好像幾年不見的至交好友。

眾人進偏廳擺席,互道這些天的經歷。

原來晉陽兵剛到應城,號稱二十萬人,實數連沈耽也說不清楚。

並州界內有幾座城池拒絕接受牧守之令,沈直分兵前去討伐,目前還沒有消息。

冀州數路兵馬也已開拔,互不統屬,沈直對他們寄予厚望,派長子沈聰前去迎接,要等兵力聚齊之後,再做打算。

徐礎講述義軍的聯合之意,沈耽立刻表示同意,但是詳細詢問三王的底細,徐礎盡量誇贊,劉允執、陳老慈幫腔,將三王誇到了天上。

酒足飯飽,沈耽安排客人休息,他去見父親,安排見面。

徐礎獨住一間房,知道待會肯定有人來找自己,因此沒有睡下,坐在桌邊喝茶醒酒。

先來的人是譚無謂,敲下門,不等許可推門就進,也不客套,直接道:“孟津必是誘餌,但不可棄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