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 故國(第5/5頁)

樓礎與幾位兄弟排在倒數第三批進廳,在外面等得太久,肚子餓得空落落的,看到滿桌的酒菜,個個偷咽口水,還要規規矩矩地行禮。

劉有終照常簡評一番,突然目光又回到一個孩子身上,“這位是……”

樓溫看向身邊的隨從,兒子太多,他記不清姓名與排行。

“十七公子,名礎。”隨從小聲道。

“哦,就是那位‘不言公子’吧。”劉有終顯出幾分興趣。

“咦,我兒的名聲都傳到外面去了?”樓溫笑道,他已經快將這個兒子連同吳國公主一同忘掉。

“略有耳聞。請十七公子上前,容我細看。”

樓礎走到相士面前,擡頭直視其人。

劉有終笑著點頭,端詳多時,道:“張嘴。”

樓礎的兩片嘴唇閉得更緊。

樓溫有些惱怒,這麽多兒孫,就這個小子不聽話,正要開口斥責,劉有終卻改變主意,“罷了,請退。”

看相結束,酒菜撤下去再換新的,賓主盡歡,將近夜半才真的散席。

樓溫喝得醉熏熏,仍堅持送劉相士出府,幾個年長的兒子忙前忙後,他摟住劉有終的肩膀,自以為小聲地說:“老劉,你還有話沒說,別瞞我,我看得出來。”

劉有終嘿嘿地笑,瘦削的身體難以承受大將軍的肥碩身軀,腿腳因此越發不穩。

“我拿你當朋友,你拿我當什麽?”樓溫質問道。

“那位‘不言公子’……”

“他怎麽了?有問題嗎?”樓溫一愣,沒料到劉有終在意的竟是這個兒子。

“外面傳言頗多,說吳國士庶仍不死心……”

“那又怎樣,他是我兒子,還能跟著外人造反不成?再說他才幾歲?”樓溫真不知道這個兒子的年齡。

劉有終搖頭,表示自己不是這個意思,尋思良久,看到自己的車已經來到門口,向大將軍正色道:“這位公子年紀雖幼,似有淩雲之志,面相不俗,要我說此子閉嘴還好,張嘴就有禍事。”

“什麽意思?他敢亂說話,我撕爛他的嘴。”

劉有終依然搖頭,“此子若能一直閉嘴,不失為治世之良賢,一旦張嘴——怕是將成亂世之梟雄。大將軍無需多慮,人各有命,唯天能定,凡人勉強不得。”

大將軍松開相士,高聲道:“我滅盡天下敵國,殺傷無數,就沒見過不能勉強的人和事情。”

劉有終大笑,拱手道:“大將軍自非凡人,不在相術之內,此子生在大將軍府中,想必也是命中注定。”

樓溫喜歡聽這樣的話,笑著送走相士,回屋睡覺,次日醒來,已將劉有終的話忘得幹幹凈凈。

可傳言還是散布開來,許多人當成是笑話,每每當著樓礎的面說:“閉嘴治世之良賢,張嘴亂世之梟雄,你張下嘴,讓我們看看梟雄是什麽模樣?”

七歲的樓礎還跟六歲時一樣,除了吃飯,從不開口,無論對方怎麽調笑、挑釁,他都沉默以對,甚至連臉色都不會變,令對方很是無趣。

傳言漸漸消散,終被大多數人遺忘,樓礎卻是聽得多了,深深刻在心中,當他十三歲時終於開口與大家一塊誦讀聖賢經典時,仍時不時想起那兩句話。

閉嘴治世,張嘴亂世,他張嘴了,亂世卻沒有立刻到來,還要再等五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