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二十三章 從容部署

宋軍舉行了簡單的入城式,八萬大軍隨即入城。

大同城看起來要比幽州城小得多,人口約二十萬,房舍密集,在此之前,城內的契丹權貴大戶都已逃去了上京,使很多豪宅大院都大門緊閉。

大街上幾乎沒有行人,家家戶戶都關門閉戶,店鋪也關了,所有城內的百姓都很緊張,不知宋軍進城會給他們帶來什麽樣的命運?

範寧馬鞭一指兩邊民宅,問劉智道:“醜話我要說到前面,宋軍進城自有一套規矩,城內所有民眾都要在城外集中,宋軍要進行搜城,確認沒有潛伏的遼軍後,大家才能正常回家,另外,城內所有的兵器軍隊都要沒收,讓家家戶戶把兵器放在院子裏,請劉知府挨家挨戶通知吧!”

劉智猶豫一下,“一定要這樣做嗎?”

“這是規定,幽州城我們就是這樣做得,宋軍不會趁機搶掠民財,如果不放心,金銀細軟可以隨身攜帶。”

萬般無奈,劉智只得匆匆趕去安排百姓出城,範寧則帶著軍隊來到了官倉。

劉奎已經先一步來到倉庫,正帶人清點倉庫物資。

“如何?倉庫內的物資豐富嗎?”範寧笑問道。

劉奎連忙行禮,“啟稟相公,帳上顯示還有糧食十五萬石,草料二十萬擔,雖然還沒有實際清點,但估計差不多,兵甲和各種物資還算是豐富,但比較陳舊,都是舊貨。”

“金銀錢財呢?”範寧繼續問道。

“帳上顯示白銀有五萬兩,黃金一萬兩,錢十萬貫,但倉庫裏卻沒有看到,倉庫小吏說被契丹人撤離時全部拿走了,基本可信。”

“你為什麽說基本可信?”

範寧眼中可揉不得沙子,他不想聽結論,而是要劉奎拿出依據來,憑什麽說錢財是被契丹軍拿走,而不是掌管倉庫的官員私吞了?

“啟稟相公,進城前,一支斥候騎兵抓到了幾名落單的契丹士兵,在他們身上搜到了三千兩官銀,他們證實,身上的銀子是從官庫中所拿。”

範寧眉頭一皺,“契丹士兵不跟大隊撤走,為什麽落單?”

“為了錢,撤退的遼軍一時拿不了那麽錢財,便將銅錢和部分白銀埋藏在城外,這幾名士兵就是參與挖坑埋藏之人,他們被錢財蒙了心,便擅自脫離隊伍,回來挖錢。”

範寧頓時有了興趣了,“埋藏的錢財在哪裏?找到沒有?”

“已經去找了,據交代,埋藏的白銀已經被他們挖出來,只有三千兩,剩下的都是銅錢,很可能十萬貫銅錢都在。”

範寧心中迅速估算,十萬貫銅錢就是六十萬斤重,五千撤退士兵要帶兵器盔甲,又要帶足夠的幹糧,還要攜帶黃金白銀,更害怕被宋軍追殺,輕兵逃亡是必然的,十萬貫銅錢這樣的負擔,他們確實不願承擔。

想到這,範寧點點頭道:“你們繼續清盤庫房,務必要做到賬實相符。”

……

此時,大同城內已經沸騰起來,百余衙役挨家挨戶敲門,在街上大喊,要求百姓去城外集中,他們哄騙百姓,城內藏有遼軍,可能要爆發內戰。

數十萬百姓紛紛離家出城,背著包裹,包裹裏是他們的金銀細軟,銅錢太重,帶不了,都紛紛藏起來,有的挖地窖埋上,有的裝進壇子裏沉入井中。

大街上,一群群百姓拖家帶口,步履蹣跚地向城外走去,一隊隊士兵在旁邊維持秩序,有的士兵還幫助體弱者拿行李。

這種全體百姓離城的規矩是範寧制定出來,在朝廷內的遭到很多大臣反對,很多大臣認為這是勞民之舉,會讓遼國百姓反感宋軍,但範寧卻堅持要這樣做。

他認為這是一種洗禮,必須讓遼國百姓都意識到,他們已經不再是遼國子民,而是大宋臣民,而驅逐百姓離城進行重新登記就是一種儀式,讓他們從內心意識到,他們已經和過去的生活告別。

一個下午的時間,二十余萬百姓全部出城,南城外一片曠野裏,人山人海的百姓們瑟瑟站立,每個人心中忐忑而害怕,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是什麽?

城內宋軍開始挨家挨戶搜查,尋找可能藏匿在城內的遼軍士兵,到了三更時分,搜查全部完成,一共搜到藏在城內的遼軍士兵一百四十余人,他們大多藏在寺院或者大戶人家府中,被宋軍搜查出來。

與此同時,城外擺出了長長一排桌子,四周燈火通明,照如白晝。

二十多萬民眾排成三十隊,開始一家一家的登記,登記完一戶,回城一戶。

這時,有一隊騎兵飛奔而來,高聲喊道:“樞密使有令,老弱婦孺可以先回城,每戶留一人登記即可。”

消息傳出,頓時歡聲如雷,一群群老弱婦孺離開隊伍,抱著年幼的孩子,扶住年邁的老人,向城內蹣跚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