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

第一批三千名日本勞工已經在鯤州勞作了一個多月,他們的第一期任務是伐木,在無邊無際的茂盛森林中開辟一條寬兩百步,長一百二十裏的通道,然後將地面夯實,使地面寸草不生,便形成一條連接唐縣和漢縣的官道。

當然,施工方案是先開辟一條寬十步的狹窄通道,然後再逐步拓寬,計劃用兩年時間修通這條道路。

寬約十步狹窄通道已經開辟完成,這個比較容易做到,現在日本勞工正在拓寬通道。

施工一個多月後,第一個死在修路中的日本勞工出現了,他並不是勞累而死,而是被一棵巨大的松樹倒下砸死。

工傷在所難免,但不管怎麽說,施工中出了人命,還是需要主官趕到現場。

傷亡現場位於唐縣西北四十裏處,範寧帶著十幾名官員和士兵一路疾奔,中午時分,抵達了傷亡現場。

伐木並沒有停止,依舊在繼續,勞工們伐木並不是刀斧砍斷樹木,而是先用繩子把大樹連根拉到,這樣就不會留下樹樁成為築路的障礙,然後將樹樁鋸掉,樹樁和樹枝用來在營地裏燒火做飯,或許用來取暖,而粗壯的樹幹則是造房子的優質材料。

如果遇到琥珀木,則需要另外專門儲藏存放。

範寧和眾人停住了腳步,在他們前面不遠處,百余名勞工正在拉拽一棵巨大的松樹,他們用五根粗大的繩索捆綁在樹幹上,二十人一根繩索,正在一名營頭的喝喊聲中一起用力拉拽,樹根上的泥土正逐漸隆起,大樹開始傾斜,這時,營頭大喊一聲。

眾人丟下繩索向兩邊奔逃,高達十余丈的大松樹轟然倒下,樹根被徹底拔起,地上出現一個大土坑,幾條蛇驚慌遊走,被勞工用石頭砸死。

十幾名勞工立刻上前分解樹木,四名勞工用大鋸在樹根處來回拉鋸,其他勞工則用小鋸子鋸掉樹枝,把樹枝收集起來。

土坑也被兩名勞工迅速填平,百名勞工的目標又轉向另一棵大樹,他們分工合作,效率頗高。

範寧來到一座大帳前,負責這一帶伐木的官員正是蘇亮,他連忙上前見禮。

範寧翻身下馬,問道:“死了多少勞工?”

“死一個,傷一個,受傷者是左臂折斷,死亡者是砸頭上,腦漿迸裂,當場死亡。”

“屍體還在嗎?”範寧又問道。

“屍體已經被他幾個同鄉火化了,骨殖裝在陶罐裏,準備帶回去給他家人。”

“其他勞工情緒怎麽樣?”

這才是範寧關心的,工傷事故很正常,但他不希望引起什麽事端,影響到伐木工程的進度。

“屬下看不出有什麽異常情緒,勞工們依舊在幹活,應該是比較尋常的事故,伐木還是比較危險,尤其在樹木倒下時,必須準確判斷樹木倒下的方向,這個死者就是判斷失誤,反而跑到樹木倒下的一邊,正好被大樹砸中。”

“這邊有多少伐木勞工?”

“大概七百余人!”

範寧隨即道:“把他們集中起來,我有話要說!”

範寧深諳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,很多風波都是源於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,尤其在處理勞工傷亡之時,如果一開始不處理好,以後當勞工傷亡越來越多時,那時很可能就會引發巨大的工潮,迫使鯤州不再使用日本勞工,這就會嚴重影響鯤州的發展。

所以處理好第一起勞工傷亡事故,使它成為一種制度,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就能避免。

不多時,七百余名日本勞工被集中起來,範寧站在一只樹樁上,面前簡陋的大桌上放在一只大陶罐,陶罐裏正是被砸死勞工的骨灰。

範寧高聲道:“今天早上發生了一起事故,一名叫做小田喜的工人被倒下的大樹砸中,不幸身亡,對此,我們深表哀悼!”

給範寧當翻譯的官員是經略府從事程清,程清是長崎港宋商領袖程德興的兒子,幾個月前正是他及時趕來向宋軍通報軍情,才使宋軍設下陷阱,全殲了平野吉的船隊。

程清並沒有返回長崎,而是受範寧的邀請留在鯤州,出任經略府從事,負責翻譯事務,算是由商路步入政途。

範寧隨即又道:“我們盡力保證勞工的食宿,讓所有勞工有充足的體力從事伐木,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在三年後平安回家,但伐木過程中的危險卻難以預料,每個人都會遭遇樹木倒砸或者毒蟲襲擊的危險,既然危險難以避免,那我們就需要做好兩件事,一是做好防護,盡量避免危險發生,第二是做好撫恤,讓每個不幸者的家人能得到補償。”

所有勞工都沒有說話,他們都全身貫注地聽翻譯給出的答案,他們當然關心傷亡的補償,這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。

“下面我宣布如何補償傷亡者,我們會按照大宋礦山傷亡補償的標準給予大家,如果因為勞作而不幸身亡者,每人將補償一百貫錢,也就是百兩銀子,因勞作而受傷者,將視情況補償二十到五十兩銀子不等,但前提是因為勞作而受傷,但如果是由於個人原因,比如兩人自身的仇怨而打架致死,官府一兩銀子也不會補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