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(第3/3頁)

“不過,扶蘇之子公孫俊,他已被封在海東,偏居一隅,只要沒有太大變數,或許真的能在那江山永固,萬世一系呢。”

“所以,這份萬世一系的遺志,或由海東侯繼之,就像殷商已亡,宋國卻承襲也子姓社稷一樣。”

對這一點,喜皺著眉,不置可否。

“始皇帝還曾承諾過,說地勢既定,黎庶無繇,天下鹹撫。男樂其疇,女修其業,事各有序。惠被諸產,久並來田,莫不安所。節事以時,諸產繁殖。黔首安寧,不用兵革……”

“他活著時沒能做到,反倒是徭役無度,大興宮室,南征北戰,天下疲敝不堪,以至於釀成了大禍,不過如今好了,我再度一統九州,六國滅盡,關東安定,就連邊疆的隱患匈奴,也已殘破北遁,奔走於天南海北的戍卒可以回家,農夫只需繳納十一之租,也算是男樂其疇,女修其業,各有序樂。”

黑夫攤開手,笑道:“這一點遺志,由我來繼承!”

“如此觀之,不論東去,西行,還是留在中原,吾等,皆是始皇帝的繼業者!”

喜感慨道:

“你所繼的這份志向,最難辦到,四十八郡,兩千余萬口人,還有難以調解的六國之人,可不是李信、公孫俊只需對數千人負責能比的。”

“很難罷?”喜問黑夫,這一刻,他又成了那個對黑夫敦敦教導的同鄉長輩。

“難。”

黑夫先是一愣神,感慨地頷首:“真正承載重擔,方知創業難,守業更難。”

他接著避席長拜道:

“喜君,除了這三點外,始皇帝還有一份遺志,還未能實現!”

“那便是初平法式,審別職任,以立恒常。”

“大聖作治,建定法度,顯箸綱紀!”

“要讓秦法律令,因地制宜,真正布於天下,作為萬世綱舉!”

喜默不作聲,只嘿然道:“這,當真是始皇帝的遺願麽?”

他當年不就是以此相勸,勸秦始皇帝不要為了一己私欲,帶頭破壞律令,才被遷怒遠徙的麽?

黑夫道:“不論是他真心也好,吹噓也罷,既然承諾了,作為繼業者,便要辦到。我期望,有那麽一天,這天下,能真正依法治國。”

“哪怕窮盡一代人的努力,也只能朝那個目標,行進一小步!”

“但想要做到這點,光靠我不行,光靠這滿朝只想著子孫富貴的列侯功臣們更不行。”

在天下大定後,功臣們,已然成了黑夫必須提防的對象,這群實現了階級飛躍的家夥,要墮落腐化起來,也是很快的。

所以,需要一個真正公正的人站出來,重新構建起司法體系。

“若說這世上還有能公正無私,能公正執法的人,也非喜君莫屬!”

“若說這世上還有能監督我的人,也非喜君莫屬!”

“所以,喜君,此事非有你參與不可。”

黑夫長拜,儼然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姿態:

“請喜君作為朝廷的禦史大夫!監督天下官吏,也包括我這攝政!並重新核定律令,改始皇帝時律令之弊,使秦之律令,再度行於天下。”

“讓這法崩禮壞的世道,再度擁有天下程式!”

喜有些動容,但卻並未答應黑夫。

也沒有拒絕。

喜的眼神銳利,定定地看著黑夫:“和李信一樣,老朽也有一個問題。”

如同令史在審判時,不論案情如何,不論主觀判斷如何,不論掌握客觀證據如何,都要按照既定程式,對嫌疑犯發出的詰問。

他問的只是黑夫,卻好像又在問眾生、後人,所有將這個故事從開始,看到結尾的人!

喜的問題,仿佛跨越了時空,甚至穿透了薄薄紙面!

“黑夫,還是秦吏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