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2章 死亦為鬼雄(第2/4頁)

這是黑夫的誘餌,但楚軍不能放任駱甲、周苛不管,一旦對方占領符離塞,泗水、膠東的軍隊便可由此南下,配合從陳、睢陽東進的黑夫主力,將楚軍團團包圍。

於是項籍做出了響應,在符離狙擊駱甲、周苛,取得小捷,但等此戰告畢時,黑夫的大軍已迅速從睢陽、城父向睢水包抄,將項籍阻攔在了符離塞……

從五月到八月,從梁地到淮北,經過長期的周旋後,雙方的決戰,終於在此地打響。

此時黑夫擁兵十五萬,左右還有總數近十萬的幾路軍隊聞訊趕來,完全占據戰略優勢,可以選擇決戰或固守。面對楚軍背水一戰的姿態,他做出了明智的選擇:效仿當年的王翦,欲掘壕固守,消磨楚人的銳氣,同時等待援兵。

越是拖下去,戰局就越是對秦軍有利。

於是同樣意識到這點的楚軍,率先發動了進攻……

雙方在符離的草原上交戰,秦軍在西南,位置偏低,楚軍在東北,背對睢水,占據了離山的制高點。

正如叔孫通記述的,黑夫點了太仆章邯為前軍主將,衛尉東門豹為左翼,東海郡守陳嬰為右翼,他自個與一萬短兵親衛坐鎮後方,吳廣帶著預備隊軍後待命。章邯率主力十萬向前推進,盡管秦軍士氣、甲兵占優勢,但在地形不利的情況下,進展並不順利,按照作戰計劃,開始徐徐向後後撤,引誘楚軍以為自己得勝,進行追擊。

楚軍果然追擊,黑夫遂令左右兩翼向前推進包抄,但項籍在布陣時玩了個小花招,他讓精銳集中在右方,由英布指揮,結果使得秦軍左翼的陳嬰碰了個跟頭,一度受挫。

好在黑夫采取了與項籍同樣的戰術,將精英部隊放在右路,交給東門豹指揮,期望在這裏突破,迂回到側後攻擊楚軍。

於是就同時出現了雙方右翼占優,而左翼受挫的局面,雙方士卒在長達十數裏的草原上混戰在一起。雙方彼此以死相拼殺紅了眼,仿佛楚和秦兩個邦族的新仇舊恨要在此一並清算。

在這場混戰中,楚人的單打獨鬥和秦軍的組織紀律性形成鮮明對比,後者始終保持嚴整的隊形互相照應,並漸漸取得了優勢。

秦軍右翼方向,東門豹的推進顯然快於楚軍英布,並有吳廣帶著更多預備隊加入,頂住了本來呈現潰敗之勢的左翼,眼看勝利天平漸漸朝秦軍偏去,項籍開始了一場冒險。

他將本陣交給項梁指揮,自己率領數千近衛車騎,從側後方直撲黑夫的帥旗!

這批人都是最早追隨項籍的,人人抱定必死的決心,項籍更挺戟沖在最前面,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,他們連破幾個小陣,竟直直沖到了黑夫的短兵親衛面前!

曾經很多次,項籍都靠斬首的賭博式沖擊,在勇氣和運氣的加持下,打贏了仗,比如鴻溝之戰對涉間,比如淮南之戰對越校,比如彭城之戰對彭越。

吸引對方主力後,車騎襲後,一沖必動!

但這一次,他面前擋著的,卻是從武昌起兵後,一直追隨黑夫的南郡短兵,他們能聽得懂對面楚人叫囂,甚至於,射來的箭從臉旁擦過,將袍澤射倒,但短兵們,卻好似紮根土中的白楊,死死站穩隊列,絕不挪動半步!

而黑夫亦然,為了避免戎車馬匹受驚亂跑,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,他甚至將自己的帥旗安置在一座固定的哨塔上,自己拄劍佇立於上,指揮全局,從始至終都不挪動半步,眼看楚人來襲,只是一揮手,使弩兵禦敵!

於是,迎接項籍的是如飛蝗般的弩陣飛箭,發射的羽箭如此密集,以至於在空中相互碰撞,甚至還有安放在此的巨型床弩“殲星弩”迫不及待發揮他在野戰中的威力,此弩箭杆粗如孩臂,一旦中招,人馬俱死,哪怕再厚重的戰車,也擋不住殲星弩來上一下!

更何況,側翼還有灌嬰等人統帥的北地車騎在蓄勢待發,他手下的塞北騎兵多是來自新秦中,嫻熟馬技,用的也是身強體魄的河西馬、塞上馬,平均下來足足比楚馬高了半個頭,當灌嬰帶著秦車騎將楚軍車騎攔腰截斷時,楚人才明白,什麽叫真正的車騎無雙……

縱然項籍個人武力驚人,又善於尋找機會進行突擊,也難敵黑夫早已布下的準備。這次,就算他再使勁瞪眼睛也不管用了,身中數箭,幾乎被插成了刺猬,只因為甲厚,才只是受傷,依然未死,被項莊拼命救了回去。

隨著項籍對黑夫帥旗的進攻失敗,匆匆撤回,這場戰爭的勝負也決定出來了。

楚軍右翼不再有優勢,左翼漸漸潰敗,中軍遭到秦軍夾擊,手持長矛長戈向前擠壓的秦卒,正好起到一塊砧板的作用,而解脫出來的灌嬰車騎,則如同黑夫手裏的一把錘子,對準楚軍背後痛下殺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