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80章 結(第2/3頁)

願意拼死作戰的人越少,韓信的滅趙倒計時,就會轉得越快。

更何況,這些趙人,並不是放往一個方向。

“一批押送到高都,然後往南,讓彼輩去往太行陘。”

“一批東過丹水,使之入白陘……”

這些趙卒像是驚慌失措的群鳥,往熟悉的方向飛——越過太行,回家去,而歸鄉最近的路,只有兩條。

“我軍發兵各五千,乘其後,使諜混在其中,看看能否一舉奪取天井關、孟門塞兩處險隘。”

太行陘、白陘,分別是太行山第二、第三陘,是上黨通往河內郡的通道,是時候奪在手中了。

據韓信所知,河內郡趙軍不過萬余,卻得防守太行三陘,又得照顧漫長的大河北岸,提防東門豹部強渡。最要命的是,河內人可是當年幫秦打贏長平之戰的關鍵,被視為“新秦民”,是秦大大的良民。

眼下趙魏弱勢,河內就多了很多想要投秦的勢力,已被酈食其串通過一遍,就連司馬卯本人,也在兩可之間……

用降卒帶去“趙軍大敗”的消息,再奪取兩陘,給司馬卯點壓力,迫使河內投降,或者配合東門豹攻取此郡,讓三河徹底連成一片。

“最後一批,往北,出長平關,縱其去往長子。”

韓信會以主力緊隨其後,以潰散的趙卒為前鋒,即便李左車想來上黨拼死一搏,首先要面對的也是毫無秩序,讓人頭痛的己方潰卒,韓信巴不得他來摻這趟渾水。

就算李左車不來,占領上黨後,韓信也完全占據了優勢,北可圍攻太原,南可取河內為後方,東可直接攻破壺關,進逼邯鄲……

至於饑腸轆轆,衣食無著的降卒會對地方造成何種破壞,他們一路奔波又會死去多少?這不關韓信的事。

他關心的是彼輩逃亡的過程,能給自己省多少事,創造多少戰機,最後,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回到趙國本土,也足夠讓整個邯鄲人心大亂了。

比起恐懼,僥幸之心在戰爭裏更為致命!

韓信的計劃總算得到了羽翼營的贊同,他們會負責具體操作,這時候都尉趙衍卻道:

“將軍雖是好計,但這麽大的事,恐怕要回信去鹹陽,請示一下攝政為妙。”

“沒時間了!”

韓信卻斷然搖頭:“攝政拜將時,曾親操鉞持首,授我其柄,曰:‘從此上至天者,將軍制之。’復操斧持柄,授將其刃曰:‘從此下至淵者,將軍制之。’見其虛則進,見其實則止。”

“戰機稍縱即逝,而軍糧日益空虛,往返鹹陽一趟,形勢將發生巨變,韓信只能當機立斷!”

越是如此,作為韓信一手提拔的親信,趙衍越是憂心忡忡。

在趙衍心裏,他提議殺俘,除了消除後患,讓大軍可以輕松上路,完成奪取上黨的計劃外,還可以讓韓信自汙!

他當時未敢說出來,但心裏卻暗暗嘀咕道:“當年攝政不也是靠著在膠東殺作亂的齊人,才得到秦始皇帝徹底信賴的麽?”

在趙衍看來,韓信少年得志,又在河北獨自掌軍,麾下八九萬人,連勝兩場,都快有封徹侯之功了,往後恐怕功高難賞啊。即便攝政再信任他,朝中也該有小人誹謗了,不如通過殺俘,以示自己絕無在河北擁兵自重,收買人心的打算……

可眼下,韓信倒是挑了一條最容易讓趙軍鬥志瓦解,能以最小代價滅亡趙國的法子。

但也最容易被詬病成“收買人心”。

見韓信心意已決,趙衍暗暗嘆了口氣,告退了。

“韓將軍啊韓將軍,你還真是一點都不為自己考慮啊……”

……

計劃定下了,去疾卻望著眼前丹水谷地,有些悵然若失,據說這裏埋葬了四十萬條性命,雖然現在刨出來的好像沒那麽多。

“當年武安君是否也該這麽做?”他忽然說道。

韓信一愣,旋即笑道:“那是四十萬。”

“而這是四萬。”

“我的選擇,比武安君容易十倍……”

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一個優秀的統帥,不會考慮如何憐憫敵人,減少殺傷。

他只需要考慮如何以最小代價,贏得戰爭勝利!

所以本質上,韓信和白起沒什麽不同,不管平日裏的身份、性情如何,可一旦到了戰場上,他們便都是名為“兵家”的冷血動物,為了勝利,不擇手段,不同的只是所處的形勢的手段而已。

士兵只需要在修羅場(旁白,不用較真)裏走一遭,但將軍……

將軍得自己化身修羅!張口閉口,關系萬人生死;猶豫,就會敗北!

唯有如此,才能百戰不殆,才能被冠以戰神、兵仙之名。

而有時候,假意的仁慈,也是一種克敵制勝的戰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