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(第2/3頁)

趙軍已深入谷口太多,前後十余裏相繼,若發生潰敗,後果不堪設想,這場硬仗,他們必須贏下來。

“能勝!”

李左車為屬下們打氣:“數十年前,五國皆畏秦如虎,屢戰屢敗,唯趙與秦陣戰,互有勝負!”

“邯鄲之圍,絕境逢生,吾大父李牧的宜安之戰、番吾之戰,都曾大挫秦軍,還有趙奢將軍的閼與之戰……”

連廉頗都覺得不可救的仗,趙奢卻依然覺得有希望,最終力敗強敵,震驚天下。

秦滅六國,韓魏齊燕都是如秋風掃落葉,沒經歷什麽困難,唯獨趙楚,一北一南,給秦軍制造了大麻煩。

而趙人比楚人更憋屈,更不服,不只是長平四十萬人的血海深仇,讓幾乎每個趙人都同秦有家仇,更因趙國並非亡於戰敗,而是在贏得戰役後,被身後朝堂的刀子暗算了!

而今日,不服輸的趙人,在李左車指揮下,喊出了和閼與之戰一樣的口號:

“狹路相逢。”

“勇者勝!”

趙人呼喊著,持戈反擊,形勢沒有簡單地倒向他們,雙方戰成了勢均力敵,至夜方休。

之後幾天裏,秦軍好似吃秤砣鐵了心,不斷試圖北越鼠雀谷,而李左車則帶著主力與其周旋,寸步不讓,峽谷中每日都有交鋒出現,但都是小規模的,雙方都吃過虧,都不敢貿然進攻。

直到二月中旬時,李左車仔細琢磨,才察覺出不對。

“中計了!”

“對面的主將,絕不是韓信。”

“與吾等相持良久的,亦不是秦軍主力!”

……

靠著山谷遮蔽,雙方都不能知對方兵容全貌,但秦軍靠著從離石渡過去的遊騎偵查,至少知道趙軍主力是在此的,但秦軍……

鼠雀谷南口,都尉吳廣倒是很高興:“韓侯真妙計也,要是李左車知道,與他四萬趙軍隔著鼠雀谷打得難解難分的,居然只有董君與我帶著的兩萬人,豈不是要活活氣死?”

人數雖少,但他們一點不怕,鼠雀谷對南北雙方來說都是天險,不管哪一方,即便有兵力優勢,但要強行穿過峽谷,第一時間投入的兵力都必然少於對方,即便拼命向前推進,這數十裏峽谷,就足夠雙方打上半個月了,而那,更是秦軍希望看到的……

更何況,身後就是河東源源不斷的支援,已經在離石站穩腳跟的灌嬰部,也與他們互為犄角。

董翳則覺得有些憋屈:“西河軍可不想打這種仗。”

他們屠了兩萬魏卒,仍意猶未盡,但說來可能不信,盡管趙人與秦人確實有血海深仇,但在李左車約束下,趙軍占領的西河城池,雖有搶掠殺人等暴行,反而未遭大規模屠戮。

吳廣少不得寬慰董翳:“待李左車察覺,韓侯已將大軍擊破上黨趙魏聯軍,走屯留、銅鞮繞到他背後,全殲趙軍主力了!”

再之後,便能與恒山郡的故友陳勝取得聯絡……

原來,韓信在得知太原趙軍“撤退”時,已看穿這是詭計。

但既然李左車出於恒山之變,急於決戰,那韓信便將計就計,用偏師在鼠雀谷拖住太原趙軍,他則速攻上黨,取得勝利後北上,與董翳、吳廣部對李左車形成包抄,一戰定太行以西。

這就是韓信的目標,也是黑夫給他配備的“北戰區參謀部”的眾策之見。

但這種“一戰定乾坤”的樂觀態度,三天後便宣告破滅。

秦軍從谷中發動的騷擾依然頻繁,但趙軍最初還反擊劇烈,但越往後,就越是無力,直到二月中旬,秦軍前鋒都快走到谷口了,依然沒遇到一個趙卒,昔日在谷中的壁壘也空空如也。

當他們抵達峽谷北口時,才遇上了灌嬰部的遊騎,告知了偵查到的最新結果。

“李左車,退兵了!”

……

“醒悟得還不晚,但縱李左車退兵,也只能保全他自己,保不住上黨了。”

二月下旬,得知李左車從鼠雀谷全身而退的消息時,韓信正站在上黨郡一座關隘之上,這兒是長治盆地的入口,也是支援上黨的趙軍偏師守備之處,如今已被他占領。

而關隘下的狹長河谷,以及谷中那兩道古舊的壁壘,則成了關押俘虜的囚籠。

這是一場漂亮的圍殲戰,足以被載入史冊。

四萬趙人、魏人或蹲或站,擠在一起,被韓信得到黑夫數次增員後,多達六萬的秦軍看著,他們擡著頭,不甘而又驚懼地等候勝利者發落……

韓信也知道,他們為何恐懼。

這河谷中,散落著數不清的箭簇和斷戟,當地人撿了幾十年都撿不完,而若是扛著鋤頭往下刨上幾尺,或能挖出累累白骨來!

韓信知道,這是一位兵家前輩,五十多年前打的結,名為“長平”的死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