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76章 祖國(第2/3頁)

張良看了一眼,皺起眉來,但旋即又哈哈大笑起來:“酈生,你口中所向無敵的王師,敗了!”

……

“這是假消息罷,子房何必誆我。”

酈食其面不改色地看完剛送來的消息。

上面說,一月中旬時,項籍離開南郡,北出申、息,入汝南,南陽郡尉共尉欺楚軍遠來疲乏,減員甚多,便親自將南陽軍兩萬人去堵截,想與南郡兵配合,將項籍扼殺在桐柏山以北。熟料卻為項籍所敗,殺軍三分之一,據說,連共尉也受傷被俘了……

“是真是假,酈生回到關中便知,想來這敗訊,已飛馬傳去鹹陽了罷。”

張良笑道:“如此看來,現在雙方局勢,又成迷起來。”

“一時僥幸罷了,這無關大局。”

酈食其不屑一顧:“我聽聞,項籍在衡山、南郡撲了個空,隆冬行軍,損失甚大,縱然勝了,也是慘勝,而項籍至陳地,淮南將承受江東、衡山猛攻,後院將失。更何況,眼下楚已竭盡全力,尚落於下風,待夏公將大軍東出,無異於墮千鈞之重,集於鳥卵之上,楚必無幸矣!”

張良卻不再與之強辯,反而同意了酈食其的看法:

“是無關大局,這場戰爭,依然會是黑夫勝的項籍敗,但他想要一統天下,可能要比過去多花數月,甚至一年半載時間。”

“除非,韓國倒向黑夫,想早定天下,他需要潁川!”

張良狡黠一笑:“敢問酈生,現在,我可有討價還價的資格了?”

酈食其定定地看著張良,許久後卻再度大笑起來:

“不,張子房,你更沒資格了。”

“對韓而言,最差的情形,便是兩邊反復拉鋸,在中原角力。若夏公與楚國鏖戰於潁川,爭地以戰,殺人盈野;爭城以戰,殺人盈城。經年累月,韓地戶口,恐十不存二!這是子房希望看到的麽?”

他捕捉到了張良最大的軟肋。

不是對所謂“假王”的貪婪,甚至不是對韓國這軀殼的眷戀,而是潁川百萬生民擔在肩上的重量……

從現在起,整個韓地的百姓,都是秦楚兩軍的人質,而張良若想救他們,就只有一個辦法!

“長痛不如短痛。”

張良拊掌,清脆的掌聲裏,帶著無奈和佩服。

“酈生,你是個好說客,若早一百年,雖不如張儀、蘇秦,但也能同公孫衍、陳軫之輩一較高下。”

“謬贊,我更想學子貢。”

酈食其朝張良作揖道:“望子房決之,如此,方可保潁川免受野戰屠戮之災……”

“韓國的條件如下,望酈生能轉告給夏公。”

張良咳嗽數聲後,一條條地慢慢說道:

“第一,寬恕所有韓人,不以謀逆、群盜任何罪名懲罰韓之官吏將士。”

“第二,韓地降後,運糧三十萬石入潁川,解韓人饑荒。”

在社稷和百姓之間,他選了後者,復韓,這個張良一輩子的執念,在成功之後,反而放下了……

至於自己?甚至不在考慮之內。

民貴君輕,社稷次之!若無其民,社稷、君主,又何從談起呢?

他對酈食其長作揖道:“若能如此,韓人會協助夏公,將楚人趕出潁川,讓韓地遠離戰場,事後,也當重為郡縣,長享太平。”

張良沒有給韓人帶來和平和安定,這是他欠他們的。

只希望,那個人真如酈食其所言的,是能讓天下太平,消弭戰亂的罷?

當然,他也可能像秦始皇一樣,只是在欺騙天下人。

但事到如今,張良已別無選擇,一時間,竟也有些理解葉騰的所作所為了。

“子房呢?”酈食其避席還禮,又問道:

“子房不為自己求一些東西?”

比如赦免,比如官職。

“夏公可是很求賢若渴的啊……”他意味深長地說道。

“不必了。”

張良擡起頭,當肩上的擔子放下後,他眼中閃爍著,依然是少年時的驕傲與熱血!

“赦免韓人的名單裏。”

“不必包括張良!”

貴族範是天生的,他優雅地比了比手,放酈食其離開,微笑道:

“在秦人眼中,我是刺殺秦始皇的逆賊,但對這件事,張良至今不悔。”

“因為何處有暴政,有獨夫,何處就會有像我一般的人,別人緘默不語,我,卻定要喊出來!”

“後來,我為項氏出謀劃策,取東海,奪潁川,入成臯,而現在又成了韓國的假王……”

“我這身份,恐難幸存,我活著,秦之律令絕不可能接受,而夏公也會時刻擔憂,我在韓地再次聚眾作亂。”

他是被項氏逼迫為王的,但戴上這荊棘做成的冠冕,作為韓國最後一位“王”,就要做好承受其重的準備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