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61章 猗氏(第2/2頁)

於是十年之間,猗氏成為與陶朱公齊名的巨富,他的後人也在此紮了根,世世代代掌握著天下鹽貿易大頭,連在鹽池附近因鹽巴貿易而興盛起來的縣城,都以他們家族的命名。

十代人過去了,這種承包制在七十年前,秦國最終占領安邑後,走到了終點,盡管猗氏已提前幾十年跟秦打好關系,甚至還投資在秦獻公歸國一事上出過力,但秦國已行商鞅之法,絕不會允許鹽產業脫離官府控制,鹽池很快被收歸國有,由官府派鹽官來擔任。

但空降的官僚果然還是辦不好事,鹽池改制最初那幾年產量極低,最後河東郡官府不得不采取折衷的方式:由猗氏世代繼任鹽官,可以說,這個家族,才是本地背後的統治者……

始皇帝死後,動蕩再度襲來,趙成開關隘津梁,六國軍隊浩浩蕩蕩開進來。

作為這一代的家主,猗平果斷采取了自保策略,他將本地秦吏盡數送走,又發動與猗氏有十代人交情的各行各業,發武庫兵器,將鹽工武裝起來,這顆硬骨頭讓一心來搶掠狗大戶的六國前鋒磕了牙。

最終在酈食其這謀士勸說下,張耳答應讓猗平做本地縣大夫。

猗平很清楚,這局勢不可能維持太久,秦軍遲早是會回來的……他先前不將事做絕,甚至出力保護當地秦吏,正是基於這看法,猗平一直在尋找下一個改換陣營的機會,恰與酈食其不謀而合……

“酈先生,夏公是個怎樣的人?”

酈食其也要走了,前往下一個遊說地點,猗平如此問道:“我聽聞夏公在膠東為郡守時,曾大興商賈,使齊地十三商賈各經營其業,官府組織商社管轄收稅,數年已降,十三家皆富,又反過來保護膠東不為群盜所侵。”

猗平對黑夫聞名已久,既然河東的未來將由夏公決定,那自家往後的命運,也又來到一個岔路口……

所以這位夏公的政策,究竟是偏商鞅,還是偏管仲,這點很重要。

酈食其捋著胡須道:“夏公啊,是個做大事的梟雄。”

“何以見得?”

“外人常說他不似秦始皇帝,心胸寬廣,不專依法術,而博采眾長,甚至能給儒士實權,看來是欲行聖人之政,但與之詳談後,才發覺,他是那種明察秋毫,執一以為天下牧的聖人,喜歡因時制宜,先前在膠東,只是作為郡守,而現在作為攝政,所作所為,必將大有不同……”

黑夫拒絕封建,讓酈食其有些失望,但他依舊在奔走——儒生的理想可以放在一邊,但高陽酒徒縱橫睥睨,名動天下的理想,還得去實現。

“我只是商賈之後,不似酈先生,放眼天下。”

猗平笑道:“我的目光,只放在腳邊,這百裏之地……”

“南風三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溫兮!南風之時兮,可以阜吾民之財兮!”

他吃著解池的鹽長大,他愛這片土地,知道自家的繁榮根基來自於何處。

“待河東平定後,還望酈先生能舉薦小人,讓我能覲見攝政,小人所求不多……”

他伸出小拇指,笑道:“只求像先祖一樣,將本縣這片小小池塘,承包下來。”

……

而此時此刻,猗氏縣西面百多裏外的蒲坂,一場單方面屠戮的大戰才落下帷幕。

作為河東郡守,去疾來遲一步,他站在戎車上,來到一片狼藉的戰場中,這兒處處都是魏兵缺了腦袋的屍體,從他的位置遠眺,還能看見河岸上高高壘起的京觀,以及人人手上都沾血,卻嬉笑怒罵的西河之師,登時皺起了眉。

“芮城斬首八千,幾無一人走脫。”

“蒲坂斬首一萬五千,未留一個俘虜……”

而殺魏人沖在最前面的,無疑是董翳手下的西河之師,作為統帥韓信對這種做法持放任態度,因為這一點,是攝政定了性的——此戰以攻人為主!

西河是痛快了,但在去疾看來,這不過是仇恨之輪轉了一圈,回到原來的起點罷了。

去疾卻喃喃道:“但可一而不可再啊,武安君斬天下首,的確摧垮了六國的力量,但也為秦積了天下之怨,六國皆仇之。”

“而現在攝政為三軍定名號,追求的是定於一,而不是西河人對六國的復仇,再放任彼輩這樣斬盡殺絕下去,是要逼著六國之士站到我軍對面去,死戰到底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