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59章 河東(第2/2頁)

“此策雖好,但只能欺張耳、周叔,卻瞞不過一個人。”

“誰?”

“趙將李左車。”

韓信去年秋天,在上郡與太原的李左車有一場間接的交手,深知此人對戰局十分敏感,絕不可大意——他可還記得,自己此生唯一的敗仗河汙點,就是輕敵半渡導致的……

“承蒙攝政信任,韓信,絕不會有第二次失敗!”

他指著龍門渡對岸的汾陰道:“數月前,趙軍魏軍撤離西河時,便是在龍門渡遭到董都尉伏擊,吃了大虧,彼輩不可能不設防。河東線報稱,有趙軍不斷從太原來,至北屈、皮氏兩地,皆是為了協防河岸。李左車深知太原與河東互為唇齒,唇亡齒寒,故發趙卒,助張耳守河岸,防的就是我軍偷渡龍門……”

“不選龍門,那當從何處渡?”

“封陵?”

“茅津?”

參謀們建言獻策,剖析起那兩地的優缺點來。

封陵渡的好處在於離關中近,調兵過去方便,缺點在於敵人在對岸也有嚴密防禦,置兵八千。

茅津的好處在於,敵人防禦稍疏,缺點則是,己方在那缺少船只。

但韓信卻笑了笑,說了一句讓人匪夷所思的話:

“渡河何必一定要用船?”

參謀們都愣住了,總不能讓士卒們浪過去吧?

“如何不能,不以舟船,用我夏陽的木罌缻亦能渡!”

說話的是此戰副將,駐守西河的內史東部都尉董翳,數月前,他手下的大河船工們利用夏陽附近常見的大缶,用繩子綁在一起,再以木頭夾住,叫作“木罌缶”,這一個罌缻的浮力,可以載重數人絕無問題,以此奇襲了龍門渡,擒獲趙高。

“董都尉所言不錯,除了木罌缶,還有不少法子,能使少數人暗暗渡河。”

但韓信卻不欲細細解釋,對參謀的建議,他有采納之權,但最終決策,卻把握在自己手中,這場仗怎麽打,他心中已有數了。

他指了指腦子:“二三子,切勿被條條框框限住了。”

“趙魏聯軍不過五萬之眾,刨除守安邑、平陽的一萬,其余四萬,能守住四個大津渡,但,他們能守得住這數百裏河岸麽?”

“既然不用船只,這綿延數百裏的河岸,何處不能渡人呢?”

眾人這才恍然大悟,參謀們雖然能集中智謀,但也容易陷入兵法和常識的條框裏。

他們能協助帥才,讓其如虎添翼,卻終究無法取代帥才,那一瞬間的靈感乍現,那帶著巨大決心的冒險,有時候恰恰是贏取大勝的關鍵。

而在韓信眼裏,河東現在就像個漏水的篩子,能堵住一個大孔,堵不住其他無數小孔!

“在臨晉陳船及兵,大張旗鼓,吸引敵軍主力,再派人到龍門做準備,假意被對岸發現,使將敵軍集中在蒲坂、龍門。”

“而我軍先以歸鄉心切的河東人為先鋒,用木罌缶、北地羊皮筏,渡三千人過去,徹底打亂敵人在南部部署,而封陵渡的大軍再伺機渡河!”

“那將軍,當從何處送前鋒過去呢?”

韓信卻反問眾人:“秦何時扭轉了對魏國的屢戰屢敗?”

“是秦獻公時的……”參謀們面面相覷,目光看向地圖上,芮城附近,一處兩岸多石的崎嶇河岸,在那兒,魏軍幾無一兵一卒駐守……

對登陸戰而言,有時候最不可能的地方,就是最合適的地方!

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:

“石門之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