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56章 肱股羽翼(第2/3頁)

黑夫最初看這兵書時驚為天人,這所謂的“肱股羽翼”,不就是後世的“總參謀部”制度麽?工作幾乎如出一轍,除了沒有參謀部這個名字,幾乎全一樣。

但,這僅僅存在於兵書理論上,一來此兵法乃戰國時齊人所作,為齊國秘藏,世上知道的人不多,二來,因為到了齊閔王時期,因迷信募兵制度,講究精兵的齊國被他國吊打,被荀子說成是“亡國之兵”,其軍隊制度更沒人學了。

在秦國,秦始皇帝時期還有尉繚子負責全國戰略工作,但尉繚逝世後,太尉一職空置,遂不再設,這些工作便由將軍在幕府中設置參謀人員,開府置佐,參贊軍務,是為參軍。

政府的理論建設搞起來了,軍隊建設也得跟上,過去沒有功夫,現在拿下關中,三軍有了歇息之機,便立刻開始籌備這個計劃,讓各軍從中挑選優秀人才——必須是識字的,且要聰明勤快,這是做參謀的最好人選。

至於成分,一如楊武所見,十分雜糅,因為他們要從事不同方面的工作。

“天文三人,主司星歷,候風氣,推時日,考符驗,校災異,知人心去就之機。”這三人負責戰時的風向、天氣等,這都是作戰時十分重要的,比如天氣影響行軍,風向影響射箭和投石機的精度。

“術士二人,主為譎詐,依托鬼神,以惑眾心。”者則是迷信活動,在這年頭是少不了的,一直算“大吉”“必勝”就完事了。

這兩方面,都由太蔔徐福牽頭建設,派來投靠他的方術士擔當。

“方士二人,主百藥,以治金瘡,以痊萬病。”這則是軍醫官,這倒是簡單,因為許多年前就被黑夫提出來過了,秦軍中已有雛形,南征時,赤腳醫生們更是大顯神通。

“通糧四人,主度飲食、蓄積,通糧道,致五谷,令三軍不困乏。”

“法算二人,主計會三軍營壁、糧食、財用出入。”

這兩者則是後勤大隊和計吏,自然是由治粟內史和少府出人才來擔當。

“地利三人,主三軍行止形勢,利害消息;遠近險易,水涸山阻,不失地利。”

這些由禦史府的“輿人”擔當,工作簡單來說就是測繪地圖,這一點秦朝也很發達,畢竟始皇帝就是個地圖控……

“謀士五人,主圖安危,慮未萌,論行能,明賞罰,授官位,決嫌疑,定可否。”

“伏鼓旗三人,主伏鼓旗,明耳目,詭符節,謬號令,暗忽往來,出入若神。”

“股肱四人,主任重持難,修溝塹,治壁壘,以備守禦。”

軍法、旗鼓、營壘,有了這三種人為佐,將領至少不用像諸葛亮一樣,事必躬親,最後累死了……

“兵法九人,主講論異同,行事成敗,簡練兵器,刺舉非法。”

“權士三人,主行奇譎,設殊異,非人所識,行無窮之變。”

這是戰術和權謀工作,那些前後來投奔黑夫的縱橫策士,兵家士人就有了用武之地。

“爪牙五人,主揚威武,激勵三軍,使冒難攻銳,無所疑慮。”

“羽翼四人,主揚名譽,震遠方,搖動四境,以弱敵心。”

“耳目七人,主往來聽言視變,覽四方之事、軍中之情。”

“遊士八人,主伺奸候變,開闔人情,觀敵之意,以為間諜。”

這則是內部宣傳、外部宣傳和間諜情報工作,由叔孫通和季嬰手下的人才合作完成。

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這是選拔人才,黑夫還打算,以後在關中幾十座宮殿裏,辦個軍校,源源不斷產出有文化的軍官。

當然,他要親任祭酒!

“此外還有通材三人,主拾遺補過,應偶賓客,論議談語,消患解結。”將各方面的信息匯總,進行戰略的審核工作,最終上交給總參謀長,也就是統轄這七十余人的“腹心”。

“腹心一人,主潛謀應卒,揆天消變,總攬計謀,保全民命!”

在黑夫心目中,最合適的人,還是陳平,可惜平平還在膠東,在跟扶蘇勾心鬥角,可惜了。

他看向旁邊的一位中年文官。

“陳恢,汝可任之,總攬此羽翼諸士!”

黑夫最後挑選了從南陽起便追隨自己的策士陳恢擔任,陳恢以勸降南陽之功,位在功臣之列。

這樣一來,總參雛形已現,72人分管作戰、宣傳、間諜、天文、地理、通信、測繪、工程、醫務、軍需等方面的工作,而腹心陳恢又直接向兼任了太尉的黑夫負責……

條件有限,黑夫只能設置全國性的總參,籌劃東出的總體戰略,他希望以此為基礎,半年後真正開始與六國大決戰時,能設置軍區總參。

“命在通達,不守一術,因能授職,各取所長,望諸君能為本公之肱股、羽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