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54章 東出(第2/2頁)

“上郡形勢如何?”黑夫問道。

“已大定,匈奴人撤離了河南地、上郡邊塞,冒頓雖占據北假、雲中,但大多數新秦中之民,已撤離到河南地,由章太仆接收,上郡偶爾有匈奴人斥候,但都為白翟騎擊退。”

“章邯來信,說新秦中一共被被掠走至少五萬人,又有數萬人流離失散。”

黑夫心痛流血,他知道,那些被擄走的同胞將遭受生不如死的虐待,能將他們救回來麽?而若不能將匈奴一舉擊滅,利用這些被擄走的人口和奪回的草場,十年,二十年,他們又能壯大到何等程度?

黑夫不希望中原的內戰,再像歷史上那樣,養出一個變成漢朝百年噩夢的草原帝國了……

不過這場新秦中保衛戰裏,倒是有兩個新人表現出眾,在河南地帶著移民戍卒擊退匈奴。

一個是他的舊部灌嬰,另一個人的名黑夫似曾相識,他叫周勃,一查,泗水郡沛縣人,這下可把黑夫樂壞了。

周勃被升為五百主,灌嬰得了封賞,調到鹹陽,任騎兵司馬。而黑夫舊部羌華、傅直則升任騎兵都尉,接下來一段時間,黑夫打算好好訓練好車騎這一秦的優勢兵種,待戰端再起後大用了!

說到騎兵,黑夫還想起,韓信曾來書匯報過的那批樓煩人。

當時黑夫讓韓信許以樓煩人塞北土地,畫個大餅,以換取他們出三千騎為己所用,樓煩人所在的雁門郡樓煩縣鄰近句注塞、雁門關,外壯代北之藩衛,內固太原之鎖鑰,乃兵家必爭之地,若得了此地,不僅能一舉隔斷趙、代兩國,更能在適當的時機配合大軍南下進攻太原……

“樓煩人毀諾了……”

說起這件事韓信就氣,那些樓煩人竟是一物賣多家,在這邊詢問的同時,也以同樣價錢在趙、代處兜售,最後在韓信給出回復前,先投靠了願意花大價錢的趙國。

“趙將李左車乃李牧之孫,在代北生活多年,深知樓煩騎之勁,遂以金千五百斤為代價,先雇了樓煩人。”

上郡瀕臨太原郡,太原控帶山河,踞天下之肩背,誠古今必爭之地也,曾被稱之為“趙之柱國”,而李左車集中了趙國兵卒的三分之二,整整四萬人駐紮在太原郡,就是為了防備韓信。

黑夫笑道:“沒見識的戎狄,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,樓煩人會後悔的,往後,我不會再用黃金、土地,買半個樓煩人為我所用。”

“而要讓彼輩獻出舉族人口和牲畜賄秦,以求能不被誅滅殆盡!”

他旋即又問道韓信:

“李左車此人如何?”

韓信肅穆下來:“李左車不愧是李牧之孫,通曉兵法,知人善謀。他知道我軍若欲害趙,必從太原始,畢竟當年趙國便是丟失太原這一柱國,才漸至滅亡。他派兵扼守關鍵渡口,搶先一步雇傭樓煩,又與代國會盟,以免除北方之優……”

“真是老套的故事。”黑夫不以為然:“當年李牧是趙國唯一的支柱,而現在,其孫又重演了這一幕。”

只不知,眼下的趙王歇,也如當年趙王“信任”李牧一般,信賴獨掌趙國軍隊,聲望極高的李左車麽?

不試一試,怎麽知道呢?

韓信卻沒往這方面想,只是分析完趙軍的實力後,說道:“我已遣斥候試探過,趙軍反應迅速,強渡大河成功幾率不高。我軍雖能在北方集中更多兵力,但關中糧食運往上郡,得月余時間,損耗太大,故不宜從上郡對太原,對趙國發動進攻……”

黑夫手指輕敲案幾,內部已安,得開始攘歪了:

“那若我欲東出,當由誰開始?”

韓信道:“以敵人最弱小,行軍糧秣最便利,戰後得益最多為先。”

“你的想法與蕭何不謀而同啊。”

黑夫道:“治粟內史認為,秋收後,府庫糧秣雖又填滿了,但須得省著用,用兵當以糧食運輸便利為先,誰離關中最近,誰就值得先攻打。”

“沒錯。”

韓信說道:“下吏也認為,當乘著楚趙各顧其家,先行擊破最弱小的魏國,奪取河東!然後席卷太原、上黨,據河、山之固,東鄉以制中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