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36章 武忠侯是天!(第2/3頁)

這是六國的老套路了,他們打著誅暴和復仇的名義起事,維系士卒前進的動力,便是對秦吏秦人的報復,和不斷搶奪的戰利品。

這過程裏,河東各縣官吏,直接投降還好,一旦有所抵抗,就會被殘酷殺死,其家產被搶個精光。

而六國聯軍在西河期間,皆由河東提供糧秣,原本富庶的河東被狠狠壓榨了一通,魏相張耳派遣自己的門客到各地任官,全面恢復魏國舊制。

經濟上,為了給撤回河東的六國大軍湊足吃食,魏國對河東人繼續課以重租,仍如故秦時的五成……

在政治上,打擊面漸漸擴大,在河東居住已幾代人的秦人,從統治者成了被統治者。

河東土著也不好過,因為畏懼黑夫會渡河進攻河東,當地人被張耳的門客征召,守在封陵津和蒲坂對岸,日夜提防。

隨著河東律令變成廢紙,六國聯軍多有士卒留在河東,為非作歹,亂兵橫行,河東一片混亂。

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這麽一合計,河東人覺得,好像還是秦朝統治時日子比較安定好過。

於是,不少家園被毀的河東秦人開始逃離故土。

封陵津,自然就成了他們偷渡的不二選擇。

吳廣對去疾道:“最初是零星的幾人,到近日,已是整個裏、整個鄉的逃竄了……”

向去疾訴苦的二人,講述了這一路的艱辛。

深秋大冷天裏,想順利遊過寬闊的大河,可不是容易的事,除了找好下水地點外,繞開魏人的巡邏隊外,還需要更多技巧。

比如他們將彘尼泡充氣綁在身上,提供點浮力,還得在下水前喝上一大碗煮好的姜湯,雖然辛辣無比,但能驅寒,不至於在途中被凍死。男人在水裏遊,女人和孩子則坐在臨時坐的竹筏上,閉目祈求河伯保佑。

即便如此,冒著性命危險偷渡的人,也有十之二三未能成功。

“魏人為了阻止吾等,加派人手盯著河防,可以當場放箭,不少鄰裏死在灘塗和岸邊。”

幾人擦著眼淚,結束了敘述,他們希望能被轉移到幹燥的後方。

“一共有多少人?”去疾詢問吳廣。

“四千,往後可能更多。”

吳廣對去疾道:

“我不知這其中,是否有魏國探子,故不敢輕易放走,但留著他們,又空耗軍糧,並非長法。”

“這些人交給我罷。”

去疾嘆道:“我知道,武忠侯為何要任我為河東守了,想必是要我為往後進軍河東做準備,雖無地可守,但至少,有民可治了。”

這些河東人,可以將老弱婦孺安置到關中,男丁則作為向導、先鋒,入伍訓練,想來他們為了還鄉,應會積極作戰,還能為北伐軍前導。

是夜,吳廣設宴招待去疾,食物並不豐盛,吳廣讓人上酒,卻為去疾所拒。

“武忠侯讓少府加酒、糖、絲帛、鐵、漆之稅,更嚴禁民間私自釀酒,吾等就不要帶頭違令了罷。”

吳廣只好訕訕作罷,吃了口後問道:

“辛君,既然魏賊在河東如此不得人心,眼下秋收已畢,武忠侯何不攻之?定當如石擊卵!”

吳廣在北伐軍中資歷不算老,但看著東門豹、韓信等人封侯,不眼熱的是不可能的。

“君侯有君侯的考慮。”

去疾才從朝中來,清楚原因。

“匈奴雖退出河南地,但仍占據北假,秋冬時節隨時可能南侵,君侯不得不安排章、韓二卿在北地、上郡禦敵。”

“關中人飽經徭役之苦,需要休憩。”

“賞賜士卒後,府庫已空,需要積蓄,不然君侯也不會加奢靡之物的稅。”

去疾放低了聲音:“最緊要的是,新政尚未完成,鹹陽朝堂上下,質疑的聲音可不少,君侯需要先安內,方能攘外!”

“是誰?”

吳廣十分詫異:“時至今日,有誰還敢反對武忠侯?反對新政?”

去疾搖頭:“趙高死時他們倒是拍手稱快,但上個月,君侯釋刑徒,開苑囿,嫁宮女,撤奢政時,可不乏有人站出來批駁,說這是在挖大秦皇帝的墻角,薅皇室羊毛……”

“皇帝,如今只有攝政,哪來的皇帝?”

吳廣只覺得可笑,他的屁股,現在可是牢牢坐在北伐功臣一方,而這一軍功集團,無疑是黑夫入主關中最大的受益者。吳廣本人不但得了許多金帛,武忠侯承諾他日後在陳郡有一大片土地宅邸,還讓他納了一個胡亥昔日的“七子”為妾……

去疾頷首:“沒錯,對北伐軍而言,吾等只奉武忠侯之令,食其祿,忠其事,在吾等眼中,武忠侯便是天,可比‘天子’還要大!”

又讓吳廣近前,對他低語道:

“但朝中遺臣可不這麽想,近來頗有傳言,說扶蘇復起於遼東,如今已然稱王,朝中眾人也有所耳聞,難免開始打主意了,天天喊著社稷不可一日無主,或言當派人去迎回扶蘇,以繼大統,或言當速立扶蘇之子為帝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