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35章 夥頤(第2/3頁)

陳勝揣度聯軍西擊秦是場硬仗,且項羽吝嗇,有功不賞,故不願參與,滯留在恒山郡靈壽縣。

入秋後,先前趙人出於報復心,屠戮秦吏,焚毀縣寺的惡果開始顯現。

趙歇名為趙王,實則失去了對基層的控制,曾被秦人壓制的各地豪貴鄉老開始擡頭,接管了地方,趙國在事實上,又恢復了封建制。

如此一來,不論是田租、口賦,都得先從鄉紳手中過一道,最後給到陳勝這郡尉頭上的就極少。

“我如浮萍,難以在恒山紮根,這樣下去可不行。”

陳勝在發覺自己不論怎麽做都無法融入恒山本地豪貴士人中去後,陳勝開始改變思路,從下層著手……

“我,黔首之子也!”

陳勝開始模仿他聽到的,南方武忠侯的治軍之法,不再掩藏自己低微的身份,欲與底層人打成一片,獲得立足之地。

除此之外,既然在趙王歇處討要不要養兵的錢帛,陳勝開始另辟蹊徑,對當地傳聞已久的“番吾中山王墓”打起了主意。

中山國為古代鮮虞人所建立,被魏國滅亡了一次,後又復國,逐漸強盛起來,聯合魏、韓、趙、燕“五國相王”。而在這五個國家中,唯有中山國是“千乘之國”,而番吾,便是歷代中山王的墓地。

陳勝對中山國的歷史不感興趣,他關心的,是地下是否有大墓,裏面的寶器是否完好,能讓自己擴充多少軍隊……

“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?”

陳勝的志向,可絕對不止一個沒有實權的郡尉!

他本性是得志猖狂的,但這些時日,卻忍著作威作福的欲望,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,甚至與“燕雀”打成一片。

並非是他真覺得自己與他們出自一個階級,應當共享富貴,在陌生的他鄉拉攏更多人,以取得實權,更是為了讓自己這鴻鵠,踩在眾人肩膀上,飛得更高!

但要做大事要有人手,想擴軍則需要金帛,而陳勝能想到的法子,只有盜墓。

只可惜,這次方士看走了眼。

挖了三天,土丘下一無所獲,憤怒的士卒們叫囂著將方士烹了,但陳勝只是讓人打掉了方士兩顆牙。

“再給你一次機會,就算走遍這百裏山川,也定要為我找到中山王大冢!”

如此威脅方士後,陳勝氣呼呼回到了靈壽,眼下是八月底,扶蘇在碣石大敗燕人的消息尚未傳來,先到的,卻是西邊六國聯軍西河撤離的敗訊。

還有幾個不速之客。

“陳涉,陳涉!”

回到府邸前,熟悉的陳地楚音響起,陳勝讓馬車停下,探頭一看,卻是幾個被門吏綁在地上的人……

“汝等是……陳地人?”

他看著幾人面善,有些驚訝,陳地離此相隔甚遠,除了跟自己北上的千人外,幾無楚人,這也是陳勝在恒山無人可用的原因之一。

門吏前來稟報,說這數人是從西河戰場,跟著陳馀手下回趙國來的,自稱是陳勝好友,敲門大呼“吾欲見涉”,態度囂張,門吏見他們無禮,就綁了起來……

見到陳涉,那幾人更高興了,嚷嚷著要門吏松綁,還大聲喊道:

“當年在田埂上,你說苟富貴勿相忘,難道這就忘了麽?”

陳勝讓人松綁,一瞧,還真是當年一起庸耕過的幾名老鄉……

這幾人吐訴,說他們在楚地被項將軍征召,推著車輿隨軍西進,一路打到西河,但因為是輜重部隊,所以什麽好處都沒撈到,就又得了令,匆匆渡河離開。

幾人害怕被甩在後頭,遂乘著撤兵時的混亂,去找了在楚營商議事情的陳馀,跪在其馬車前痛哭流涕,說是希望能帶他們回國,來投陳勝,陳馀還真以為是陳勝故人,他在恒山郡需要陳勝合作,遂允之。

數人跟著陳勝進了他新置辦的府邸,別看陳勝在外面標榜自己是黔首之子,可享受卻一樣沒落下,府邸是昔日趙國行宮,有殿屋帷帳,養了幾個中山美姬,美艷無比,陳勝一拍手,便上來跳了一圈當地著名的跕屣舞。

弄得幾個老鄉咂嘴不已,眼睛瞪直,直道:

“夥頤,夥頤!”

夥頤在陳地方言裏,是大的意思,也不知是在誇屋舍大,還是什麽大……

陳勝面露得意,心道:“小小燕雀,沒見識,眼下相信我是鴻鵠了罷?”

但豈料,酒過三巡,幾個情商低的老鄉,竟開始聊起當年陳勝微末時的一些糗事來,惹得一起喝酒的賓客發笑。

若是放了歷史上,已為陳王的陳勝,肯定會面皮不好看,但他現在既然標榜自己是“黔首之子”,將“苟富貴無相忘”掛在嘴邊作為宣言,想要拉攏底層百姓,並凝聚當初一起跟他來恒山的千余楚人。

眼下故人來投,自要好生招待,以示自己不忘舊誼,所以只能強忍不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