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(第2/3頁)

總之,經過這個事件之後,在渭南到處抓丁重新湊齊的十萬大軍,非但沒像王離期盼那樣重新振作,反而更象霜打的葉子一樣——蔫了。

就在藍田大營諸部各懷心思之時,前方卻突然傳來了峣關投降的消息,北伐軍迅速抵達藍田山,據灞水東側,與王離軍隔岸對峙。

望著對岸的南軍營壘,號子喊得震天響地,兵卒士氣高昂,與西岸全然不同。

夫戰,勇氣也,仗還沒打,北軍便先輸一半。

六月二十八日,武忠侯手下的護軍都尉季嬰,開始對王離軍,發動了淩厲的宣傳攻勢……

上萬人集結在灞水邊,大聲高呼。

“將士苦戰於外,奸佞賣國於內!”

諸如趙高賣國,逐丞相,與楚約,欲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之類的話,楊喜只是聽聽而已,覺得有些荒唐,趙高那種名聲臭爛的幸臣,也能做王?

但接下的話,楊喜就不能淡然處之了……

“趙成開河東之防,水陸接應,六國群盜已入關!”

“項籍已率楚人至鴻門,欲滅秦社稷,屠鹹陽,燒宮室,發始皇帝之陵,掠珍寶貨財,虜汝等子女,與趙魏群盜共分之!”

“我當時便呆住了。”

楊喜說道:“我家在寧秦!離河東、函谷關都很近,往西過了鄭縣,戲下,便是鴻門,楚人若真到了那,我家定然也遭殃了!”

秦楚不兩立,普通黔首亦知,更何況,關中秦人也或多或少聽說過楚軍屠城的事……

說到這,楊喜心急如焚:“叔孫先生,可有寧秦那邊的消息?”

叔孫通少不了替黑夫圓謊:“楚軍只是前鋒哨騎至鴻門,大軍還在河東、少梁,汝家應還無事。”

總之,那幾日間,北伐軍采取采取一硬一軟兩個辦法,軍事上淩厲攻勢,宣傳上宣揚趙高賣國,引楚人入關,這下北軍士卒皆軍心大動,尤其是家在內史東部的楊喜等人,更是心急如焚。

但詢問上吏家中情況,卻盡是緘口不言,只有一個比較隨和的五百主偷偷跟他們說:“鹹陽的確出事了,謠言四起,或言趙高為丞相所殺,或言丞相被殺,也不知道孰真孰假。”

二十九日,當季嬰又組織了一批武關投降的關中秦卒,宣揚北伐軍優待俘虜,歡迎投誠的政策時,楊喜坐不住了,他喚來幾個同鄉,對他們道:

“武城侯說,要為大秦盡忠到底,但吾等服役、為戍卒,已盡了本分。”

“可現在,該為自家考慮了。”

“楚人深恨秦人,據說在關東每破一城,皆將秦吏秦人屠殺殆盡,若讓彼輩入了關,占了地,那還了得?”

“既然王離不願去抵禦楚人,那吾等便自己想辦法!”

“什麽辦法?”眾人問他。

楊喜指了指灞水對岸的北伐軍營地:

“對面的武忠侯,還打著秦旗,麾下亦秦人也,他們再壞,也不至於禍害秦地罷!汝等都聽見了罷?秦人不打秦人,停止內戰,一致對外。”

一群寧秦縣人遂暗暗串聯,約了數百人,由一個識字的什長扯布,在手指上咬出血,寫了“吾等今夜欲投武忠侯”幾個字,乘著楊喜帶騎從外出巡視,遇到幾名渡水查探情報的北伐軍斥候,便將布包著石頭,死命扔了過去,又遠遠離開。

“萬幸,那幾個斥候有識字的,騎行過來拾起打開看後,對著吾等豎起大拇指,拍了拍胸口。”

三十日淩晨,藍田王離軍爆發了一場炸營……

借著同鄉輪值的機會,寧秦縣人悄無聲息地往營外摸,但還是驚動了率長。

“跑!”

遲疑是來不及了,楊喜當時一聲大喊,數百寧秦兵邁開大步朝不遠處的灞水逃去,但身後呼嘯連連,追兵有數千之多,跑得比他們還快!

眼看後面的人就要追上自己,楊喜有些絕望,豈料那些兵卒卻也扔了兵刃,越過楊喜等人,一頭紮進了灞水裏,死命向對岸遊去!

濕漉漉地上了東岸,楊喜等人如蒙大赦,一個留著短須的北伐軍吏帶著數千人來接他們,雖然說話鏗鏘有力,但態度很和靄,在楊喜等人丟了兵刃後,便引他們去後營歇息……

這場寧秦人帶頭的叛逃,最終帶動了相鄰的鄭縣營、戲下營、夏陽營、臨晉營加起來數千人,王離軍右翼營壘,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窟窿!

而混亂和逃離還在朝其他營蔓延,軍法官已難以控制局面了。

當楊喜再度回頭時,正好看到北伐軍作戰部隊開始強渡灞水,搖墜的火把鋪滿天地,沖鋒號角響徹原野,而對岸的王離軍,已未戰而潰……

那場一邊倒的戰鬥持續了一整夜,楊喜等人則被安排到戰俘營,軍吏安排他們吃飯,吃過飯以後,把楊喜等帶頭投誠的人帶到一個大官面前,那人十分瘦削,名為季嬰,據說是武忠侯親信,而季嬰身邊的人,正是叔孫通,手持筆墨,笑著說想和他談談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