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874章 木牛流馬(第2/2頁)

一時間,關中大軍雲集,加上從南陽撤回的王賁殘部,北秦尚有二十余萬之兵——大概是關中諸郡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。

其中五萬在三川、函谷關、太原、河東、上黨,由三川守趙賁、河東守趙成統轄,防禦六國群盜。

五萬上郡兵,七萬從南陽郡撤回來的王賁殘軍,由王離、司馬鞅所率,開赴前線,在武關拒敵。

五千郎中令軍,由郎中令趙高親自統轄,在鹹陽保衛胡亥。

一萬五千衛尉軍,在藍田、峣關組成第二道防線,衛尉李良為將。

三萬中尉軍由內史保帶領,分據蝕中、褒斜、故道入口,防禦漢中之敵。

此外北地、隴西各余數千郡兵。

而負責大軍食糧的役夫,則由昔日驪山、阿房的數十萬刑徒充當……

盡管關中素來稱富天下,牛田水通糧,但經過這麽多年許多個大工程的消耗,以及供應南陽一戰鏖戰後,關中存糧並不算多,過去還能通過關東敖倉補充,可現在,卻只能倚靠本地了。

當食者多,調度不足,胡亥下令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蒿,民夫往倉稟送物資,皆令自賚糧食,鹹陽三百裏內不得食其谷。

一邊又加征田租,一邊又從百姓嘴裏搶口糧,且無半點補償。盡管有人提出這是飲鴆止渴之策,但前線將士二十萬張嘴等著,他們若一垮,黑賊便能進入關中,胡亥也顧不上那麽多了。

而現在鹹陽朝廷最具爭議的,便是漢中諸道重點防守何處的問題。

六月初三這天,外邊酷熱無比,胡亥難得放下了手裏的玩樂,穿戴皇帝冕服,旁聽了將相們的朝議。

作為百官之首,丞相李斯也出席,但這位年近八十的老丞相這幾日身體似是不太好,一直昏昏欲睡,不過也沒事,反正眾人都知道,李斯是文吏出身,對於兵事,一向發言極少。

郎中令趙高倒是積極,向胡亥稟報:“陛下,近日從斜口得斥候來報,說叛軍在利用昔日棧道所鑿巖孔,修繕褒斜道,並派人沿著褒水前行,設立糧站,吾等當著重防守郿縣(陜西眉縣)。”

“郿縣離鹹陽多遠?”胡亥問道。

“不過兩百裏,數日可達。”

胡亥這下緊張了,準備從趙高之議,向武安君白起的故鄉郿縣增加人手。

但負責關中防禦的內史保卻有不同的看法:

“昔日應侯範雎修棧道,花了十年功夫,死了數千人才得以通行。眼下棧道既已燒毀,重修若無數載功夫,決難成功,更何況入夏水大,就算有現成的穴孔可用,褒斜二水湍急,卻難以落柱。”

“故我以為,這所謂的修繕棧道,不過是叛軍的計策!其真正目的,在於吸引我軍主力守於斜谷,而另走他道,襲擊鹹陽!”

這邊內史保識破韓信“明伐棧道”之謀,上首的丞相李斯,雖然還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,心中卻是一驚!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