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823章 煮酒(第3/3頁)

作為昔日的黑社會老大,張耳很清楚,自己雖已奉項籍之命,擁立魏咎為魏王,他則做了魏相,但不買賬的人,與自己昔日有過節拒不歸順的人,還有很多。

眼下若寬恕戶牖張氏的事傳開,定能打消各地豪強輕俠的擔憂,讓他們踴躍來投。

張氏已散,那些旁支散宗,就算殺了,也難解張耳心頭之恨,不如充分利用起來。

這一切,都是為了壯大新興的魏國實力!

雖然被酈食其說成是“楚之傀儡”,但張耳卻不甘心於,只做一個牽線木偶。

他很清楚,想在這亂世占據一席之地,想為亡妻報仇雪恨,靠的是占據的地盤,手裏的兵卒。

現在的“魏國”,就是個空架子,除了臨時的首都臨濟外,就只有外黃、陽武,以及被屠戮一空的襄邑三個縣,卒不滿四千,且泰半是武臣手下的楚兵。

往後哪個方向發展,便成了個大問題,項羽久頓於睢陽,催促張耳去支援,但張耳知道,東邊去不得,只忽悠武臣過去,他自己則東張西望,尋找魏國的出路。

“項將軍猛攻睢陽,甚至一怒屠襄邑,楚兵大掠諸地,如此看來,東邊的宋地就算吾等拼死奪取,八成已一片狼藉,也很難要回來了。”

“而鴻溝以西,秦軍依然大兵雲集,以守衛敖倉之糧,魏尚小弱,不可與之為敵。”

張耳更加擔心,聽說眼下王賁已退回南陽,若秦軍忽然向東進軍,魏國豈不是要變成楚國的擋箭牌?

這是萬萬行不通的!

思索間,濟水已至,對岸是仍在秦吏控制下的東郡濟陽城!

東郡是東方大郡,西峙河內,東連齊魯,形強勢固,乃河北之根本,而襟帶河南者也。春秋時,齊、晉嘗角逐於此,爭奪衛國。及六國之季,魏人由此拒趙而抗齊。

東郡除了定陶,濮陽等大城市極其富庶外,大河邊的黎陽、白馬之險,也是趙魏兩地的樞紐。

因為大野澤巨盜彭越起兵,奪取了薛郡,擁立田榮之子為齊王,又向北滋擾濟北、東郡交界,所以東郡兵多集中在東面,西、南卻空了出來,這便給了張耳機會。

張耳指著對岸道:“吾等若想拓展魏之疆土,只能向北,全據東郡,再設法與趙人合作,奪河內!”

說到這,他想起一事,問貫高道:“陳馀、陳勝半月前渡濟北上,為我取長垣、燕縣(河南長垣縣),前往趙地,今到何處了?”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