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812章 鼎烹(第2/2頁)

“而今通武侯已率軍二十萬,南下江漢,而據我所知,黑夫麾下不過十萬,且分兵據守,此兵勝也。”

常頞道:“依我看,至多到明年,南方的叛亂,很快就將平息,到時候叛黨恐怕都會步你後塵,相繼受烹,陸先生,你泉下不會孤單!”

陸賈卻搖頭道:“常郡守,你大錯特錯了。”

“南方有靖難之名,有衣帶詔為號,武忠侯不忍奸臣逆子忤逆,復起雲夢,為始皇帝發喪名,為天下先。武昌首義,荊州雲集響應,不過數月,已取十一郡,又得陳、巴之半,合十二郡!”

“天下四分,武忠侯得一分矣!”

“數月之間,能下十余郡,的確了不得。”常頞微微頷首,示意屬下:“給陸先生松綁罷。”

陸賈被縛了許久,手都麻了,總算得以解綁,一邊揉著手臂,一邊道:

“其次,關中雖有地勢之勝,然地利不如人和,胡亥不恤民力,竭淵而漁,驪山之役未停,數十萬人終日勞苦,又大肆征召,二十萬人充入軍中為民夫,關中已疲。”

“僭位之初,胡亥雖號稱要效仿武忠侯,減租免稅,但眼下已暴露本性,入秋前後,又連征了幾道口賦,出爾反爾,百姓深恨之,因口賦過於頻繁,百姓賀死而吊生,常郡守聽過這樣一首關中之謠麽?”

常頞摸著下巴,沒有回答,陸賈仰起頭,大聲念出了那首歌謠:

“渭水不洗,口賦起!”

“我敢說,此時若北伐軍進入關中,關中黔首,定當倒戈相向,提壺攜漿以迎!”

“此外,常郡守應已聽聞,六國故地,群盜橫行,項氏已復辟楚國,梁、陳、齊地也已變亂,盜兵日漸西進,再過不久,關東將盡叛朝廷,六國之盜兵臨函谷,到那時,北方還有勢勝麽?”

“先生所言,倒也皆是實情。”常頞嘆了口氣:“給陸先生賜座!”

屬下在地上扔了個草墊,陸賈也不嫌棄,跪坐下來,朝常頞作揖:

“常郡守以為,王賁將勝?其實不然,眼下王賁兵卒雖眾,但已受阻於漢北三月之久,欲戰則不得勝,攻城則力不能,轉糧千裏之外,潁川、三川不但要面臨六國群盜之害,還有北伐軍韓信部襲擾,民疲師老,士氣已衰,只能僵持,以待其他幾處偏師。”

“但常郡守應已知曉了,馮劫怯怯,又無舟船,不敢東進,反被趙佗、吳臣部阻於江州,還得靠蜀郡支援,才能穩住局面,根本無法與王賁合擊南郡。”

“至於隨縣之兵,也已陷入埋伏,為東門豹、季嬰部大敗,已退到唐地,躊躇不能進,王賁的包抄,已失敗了。”

“北伐軍則不然,江漢糧草近在咫尺,蕭何郡守日夜以兵糧北上,以供應武忠侯,深溝壁壘,分卒守徼乘塞,如此一來,北軍越打越疲,糧食亦難以為繼,南軍卻終日飽食,以逸待勞。待入冬後,王賁便進則不得攻,退則不得解,恐將大敗!故曰北兵不足恃也。”

常頞冷笑:“王賁不足恃?若真如此,你就不會入蜀來遊說我了。”

陸賈承認:“的確,雖然拖下去,南必勝北,但武忠侯不忍天下再亂下去,讓六國群盜得了便宜,反為其先破函谷,故派我入蜀,覲見常郡守。”

“這天下局勢,已經很明朗了,若南北遲遲不能分出勝負,最後將流盡大秦南北兵卒的血,使秦社稷亡於六國余孽。”

“若能盡快結束這場仗,以南統北,武忠侯入主鹹陽,廢黜胡亥,誅殺趙高、李斯,另立新君,則可合力對付東方群盜,繼始皇帝之業,讓大秦再統天下!”

陸賈拜倒在地:“是做大秦的千古罪人,還是做再造乾坤的勛臣顯貴、列侯將相,都在蜀郡向背,在常郡守一念之間!”

常頞起身,面露躊躇:“你這儒生,說來說去,還是欲誘我反叛朝廷,老夫為國守邊十余載,治奸民,撫氐羌,修五尺道,開西南夷,雖不算大事,也能名垂史冊,豈能因你幾句話,而壞了我身後名……”

一邊說著,卻又指著陸賈:“給他換上軟榻。”

陸賈摸著膝下的軟榻,心裏一塊大石頭落地。

“這下不用被熬成肉湯了。”

他知道,常頞已快被說動了,遂大笑道:

“常郡守啊常郡守,你有所不知,君自是大秦忠臣,但在胡亥、趙高眼裏,你其實已與蒙恬、章邯之輩無異!”

“若再不搶先舉事,懷揣胡亥密詔,手持鴆酒的使者,恐怕就要入蜀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