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91章 占角(第2/2頁)

但江關(重慶奉節,後世白帝城),卻成了北伐軍難以越過的一道坎。

趙佗十多年前,還沒認識黑夫前,曾作為樓船小吏,替尉屠睢去巴蜀運糧,有過出入三峽和江關的經歷。知道那一帶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。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見曦月。

他遂道:“我曾聽聞,兩百年前,巴楚相攻伐,故置江關,作為巴楚分界,此地控帶三峽,限隔五溪,據荊楚之上遊,為巴蜀之喉吭,此地不僅岸高峽深,多有峭壁,猿猴難越。且水流湍急,逆流若無纖夫,絕無可能溯流而上,真是一夫當關,百夫難開,巴郡尉帶著幾千人守備,也怪不得吳臣攻打不下……”

去疾頷首:“若是強攻,江關確實難入,故君侯想要趙將軍,另取他道,繞開江關,深入巴郡!”

趙佗了然:“另取他道?君侯是想讓我走巴鹽道?”

所謂巴鹽道,便是黑夫十年前遇上巴人叛亂時,與巴忠從夷道(湖北宜都)出發,西行涉險的那條小道。

沿著狹長的夷水河谷西行,先要經過巴人最早的據點武落鐘離山,然後便是鹽陽(湖北恩施)等地。直到夷水的源頭,夷城(重慶利川),一兩千年前,巴人便是沿這條路進入巴東,再四散繁衍的,算是一條進入巴郡的僻徑,出了古道,便抵達江關以西的江面,距離巴氏的老巢枳縣也不遠了。

才從洞庭險峻山嶺裏走出來的趙佗有些猶豫:“但此路險要,不能行車,只能靠騾馬與人步行,難以並肩而走,且沿途皆為巴人部落,若為其所襲,恐怕會壞了君侯大事……”

去疾這一次的任務就是說服趙佗,因為黑夫需要竭力對抗王賁的二十萬大軍,手頭已無多余部隊,趙佗手裏的桂林兵,就變得極為重要,是進攻巴蜀的第一人選……

他遂說道:“趙將軍勿憂,陸賈已提前一步,沿著巴鹽道去了巴郡,一路上播散重金,收買沿途巴人,保證將軍行軍安全。如今陸生應已至枳縣。他這一次西行,不僅肩負迎回君侯夫人、子嗣之責,還欲遊說巴氏,使之投靠北伐軍!”

“巴氏乃巴中稟君舊族之首,天下數一數二的富豪,家累萬金,僮仆數千,一旦其願意響應,趙將軍取巴地,易如反掌!”

“如此甚好,甚好。”趙佗好像松了口氣,但心裏不情願的成分居多。

去疾見狀,心道:“果如君侯所料,趙佗不知北伐軍與秦廷勝負,一直覺得南方劣勢,故心有躊躇。”

於是他笑道:“對了,還有一事。”

“四月底時,君侯不是改了南征軍之名麽?”

趙佗頷首:“我已知曉,眼下全軍都已更換旗號……”

“不止如此。”

去疾道:“君侯還在江陵建了大元帥幕府,是為北伐軍大元帥,自此以後,吾等不應再稱他為將軍,而應稱大帥了!”

元帥之稱,早在春秋已有,晉文公曾“謀元帥”,即考慮中軍主帥人選,但只是對“將帥之長”的稱呼,還不是官名,黑夫算是第一個以“元帥”為銜的。

趙佗心裏暗道:“尉大帥?這名頭倒是新鮮。”

卻不想,前腳才吐槽完,去疾便從袖中抽出了準備已久的任狀。

“趙君,大元帥有令!”

雖然不是迎皇帝制詔,但趙佗還是做足了姿態,一個激靈,拜倒在地!

去疾連忙扶起他,輕咳一聲:“趙君是想愧殺去疾?這一番話,是君侯讓我轉達的。”

“君侯說,先前南征軍裨將有三,其余兩名裨將殷通、辛夷皆首鼠兩端,故君侯建北伐軍後,已削其裨將之職。”

“唯獨趙君不同,乃君侯結義兄弟,左膀右臂,且盡職盡責,為君侯取洞庭,如今又要涉險深入巴郡,不僅有功勞,亦有苦勞,所以這職銜只有升,沒有降!”

這一番話好像勉勵,但聽在趙佗耳中,又似黑夫對他的警告!

但敲打之後,就輪到給棗子吃了,去疾已露出了笑,作揖恭喜趙佗道:

“故君侯已任命趙君為,副統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