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72章 招魂(第2/3頁)

項籍咬牙道:“說起來,鐘離眛竟是黑夫的故敵,我從他那,聽說了不少這狗賊的往事。”

看得出來,項籍對武昌首義的武忠侯,並無半分好感,畢竟是十多年前,黑夫正靠著奪取項燕軍旗而揚名。

他又朝後一指:“正面是桓楚和巢湖、廬邑義士,看見我大父的旗幟,又聽說吾等要恢復故都,一路上的楚人都踴躍加入。”

而英布帶來的近千刑徒、輕俠,則被安排在城西。

“城內不過兩千郡兵,而城中楚人之心在吾等這邊,必不會助秦吏守城,如今得了二三子來一同進攻,以五千之眾,敵上下不齊之城,必克之!”

的確,雖然甲兵不全,看上去好似一群烏合之眾,但勝在士氣旺盛,反觀城內,早就亂成一團了。

這時候,英布卻看到,陣地的最前方,設了一個祭壇,上面還有一人,一個伏地對天叩拜的老叟。

“少將軍,那是?”

項籍看了一眼,皺眉道:“是昔日楚王負芻的門尹,蔡賜,他聽聞我舉兵欲復大楚,遂抱著所秘藏的楚史《梼杌》來投!”

雖然項籍年少失怙,好武少文,不怎麽看得懂,以為無用。

但他的謀主範增卻格外重視,不僅讓項籍隆重歡迎蔡賜,還答應了蔡賜的一個要求……

看著蔡賜在祭壇上披頭散發的人,正雙手朝天,似乎在舉行一個古老的儀式,英布不由大奇。

“他莫非是在作法?”

英布想起在楚地廣為流傳的笑話:壽春將破時,楚王負芻絕望之際,竟讓楚巫登城作法,要召喚雲中君,將城外的數十萬秦軍統統用天雷轟死……

結果,楚巫卻連塊雲都沒招來,秦將黑夫等在王翦命令下,乘機攻城,遂破城墻,殺入王宮,楚遂亡。

這蔡老頭,不會是在做相同的事吧?

項籍卻道:“蔡賜是在招魂。”

“敢問招的是哪路魂魄?”英布大奇。

項籍變得肅穆起來。

“蔡賜要招的,是十多年前,為保衛楚國,抵禦秦寇入侵而戰死的亡魂們!”

正說著,卻聽蔡賜用蒼老的聲音,大聲說道:

“帝告巫陽曰:有人在下,我欲輔之。魂魄離散,汝筮予之……”

“巫陽焉乃下招曰:魂兮歸來!”

“勿東勿南,勿西勿北,勿要上天,勿下幽都!”

“歸來兮!歸於郢!”

……

“汝等可知,不管楚國遷都幾次,不斷吾等國破家亡幾回,總是會將新的都城,命名為郢。”

年過七十,卻越來越多智的居巢人範增來到項羽和英布旁邊,捋著胡須道:

“楚都最初在丹陽,名為郢,後來因為各種緣故,或因邦國壯大,或因避強敵,遷了許多回,但不論怎麽遷,新的都城,還是會命名為‘郢’。”

在蔡賜獻上的《楚居》裏,就有鄢郢、載郢、湫郢、樊郢、為郢、大郢、鄀郢、郊郢、美郢無數個都邑名。

但前綴是什麽不重要,是郢就行。

郢,才是所有楚人亡魂當歸的故土。

所以宋玉所寫,由蔡賜用楚地方言大呼的《招魂》裏,才要外陳四方之惡,內崇楚國之美,讓遊散許久的忠士亡魂,歸於名為“郢”的家鄉——壽春,最後的郢都!

這是八百年延續的傳統,楚人,尤其是楚國的貴族,這群帝高陽之苗裔們,有一種較之於其它諸侯而言,更強烈的念祖、愛國情感。

項籍便是如此。

“魂兮歸來!反故居些……”

生來容易動感情的項籍也難以自禁,跟著蔡賜念了起來。

他記得的啊,在楚國滅亡前,項家在壽春城裏也有府邸庭院,他家有高高的大堂和深深的屋宇,亭台重重樓榭,一覺醒來,睜開眼就能瞧見雕刻的方椽,畫的是龍與蛇的形象。

走出居室,大門鏤花塗上紅色,窗戶刻著方格圖案,年少的項籍踮起腳尖,便能看到城東的山嶺,這時候,大父項燕的手總會撫過他頭頂,祖孫對視而笑。

那時候自己尚小,整日與兄弟們舞動木劍為樂,叔伯們濟濟一堂,籌辦大父的六十壽宴,庭院內,舞女羅列登場,樂師安放好編鐘,設置好大鼓,把新作的樂歌演奏。

唱罷《涉江》再唱《采菱》,更有《陽阿》一曲歌揚……

家人們高高興興快樂已極,一起賦詩表達共同的心意,酣飲香醇美酒盡情歡笑。

可這一切繁華盛景,其樂融融,都被秦人毀掉了。

祖父戰死沙場,屍身為秦人所戮。

忽然間,國亡了,家也沒了!

項籍怎能不恨,怎能不日夜想著復仇?

怒氣在胸,項籍怒吼咆哮,本有些緩慢哀情的楚賦,竟帶上了一份雄壯!

“魂兮歸來!去君之恒幹,何為四方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