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48章 灌水(第2/3頁)

“我曾聽君侯說過,昔日秦武安君白起伐楚,曾在鄢城西邊百裏處築堤蓄水,並修長渠直達鄢城,然後開渠灌城,水入城為深淵,鄢城的東北角經河水浸泡潰壞,城遂破。”

“若是故技重施,在瀏水築堤蓄水,或也能讓臨湘變成一片澤國,壞其城郭,使我軍不戰而勝!”

他和利倉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,但稍後押送軍糧抵達此地的搜粟都尉蕭何,卻不贊同這個做法。

“不到萬不得已,不可灌水!”

“白起灌鄢,王賁灌大梁,城內皆死傷慘重,至今仍怨秦人,吾等若灌臨湘,倒是能讓李由軍懸釜為炊,但也會讓城中百姓多死亡,臨湘乃長沙人口最多的城邑,對南征軍十分友善,若使之與吾等為仇讎,於長久不利。”

利倉道:“那依蕭都尉看,當如何破城?吾等若想北上,必得臨湘,尤其是倉稟中的長沙之稻、粟,否則不出半月,三軍將餓潰!”

蕭何笑道:“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。”

雖然現在地位高了,但韓信對蕭何依然十分敬重:“還請蕭君教之。”

眼看韓信大敗李由,南方形勢驟變,蕭何也一改前幾日的憂慮,開始積極為南征軍出謀劃策起來,他捋須道:

“南征軍駐紮長沙兩載,與民相善,尉將軍勒令士卒,對百姓秋毫無犯,更派人助臨湘整治市容,讓軍醫教當地人醫術,使鈴醫領著南征軍的俸祿,行走在長沙各縣行善事,對長沙籍貫的兵卒、徭役,也像對待鄉黨一般親切。”

“故長沙人喜南征軍,不喜李由軍,如今雖被李由及守、尉裹挾,閉城而守,然其子弟皆為我軍所虜,城中萬余百姓,必不會真心助李由守城!”

“不如假意築堤灌城,同時散播消息,就按君侯傳回來的說法,讓城中之人皆知,始皇帝已崩,李由乃朝中奸佞之黨,而南征軍乃正義之師,且得鬼神相助,已大敗之,使人心思降,裏應外合,便能以最小損失,奪得臨湘!”

說完後,蕭何補充道:“這也是陶都尉的意思。”

“只能如此了……”

韓信、利倉都想要速克臨湘,北上支援黑夫,但從長沙到武昌,足有六七百裏,等他們奪取城邑,再抵達大江,起碼是一個月以後的事了。

“遠水解不了近渴,眼下只能各自為戰,汝等能做的,便是穩紮穩打,為君侯全取臨湘、長沙郡,征募人手,囤積糧秣,同時待南征軍其他各路北上匯合。”

蕭何覺得韓信、利倉還是太年輕了,黑夫做的這事,是短時間能成的麽?必須未雨綢繆,做好長期準備啊!

這也是他最擅長的事,蕭何覺得,現在自己可以憑借此技,爭一爭黑夫幕府之內文官中,數一數二的位置了。

嶺南太過荒蠻貧瘠,根本指望不上,長沙人口也不及中原大郡十分之一,但好歹經過楚人百年開發,幅員廣袤,有九縣之地,可作為臨時的大本營。

“做最壞的打算,就算尉將軍在北邊進展不利,最差也能退保江南,占長沙、豫章、嶺南,再取黔中,隔江而治,坐觀中原之變!”

不過蕭何最關心的,還是如何將自己的宗族接來南方……

……

行事較為保守的蕭何不知道,此時此刻,黑夫乘坐的小船,已渡過了廣袤的雲夢澤,接近安陸縣南一片偏遠的,滿是蘆葦蕩的湖岸……

槳葉劃動的小舟破開迷霧,緩緩靠岸,黑夫拒絕了同船人的攙扶,踩著澤邊淤泥,一腳深一腳淺的踏上了岸。

陽光驅散迷霧,他撥開蘆葦向前走著,看到一根熟悉的植物。

又粗又大,長在泥地裏。

是黃皮的野甘蔗。

黑夫抽刀砍了一根,熟練地削去外皮,扔了一塊多汁的莖稈入口,旋即露出了笑。

“年輕時覺得苦。”

“現在卻覺得甜。”

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啊……

“是誰?休得再過來!”

就在這時,前方響起一陣警告聲,不等黑夫下令,十余名短兵親衛已迅速上前,隨著幾聲痛呼和悶哼,聲音消停了。

等黑夫走到前方,才發現蘆葦蕩裏,有如同難民營般的窩棚,上百名男女老幼聚集於此,幾個青壯已被短兵制服,但更多的人,卻聞訊出來,抄起家夥,要跟闖入他們避難所的惡人拼命!

是在秦軍馮敬部大索全縣的情況下,不願離鄉,扶老攜幼,逃入雲夢澤避禍的安陸人,其中還有幾個黑夫覺得面善的老人……

“退下!”

隨著一聲大喝,黑夫邁步向前,他今日沒有穿君侯的禮服,也沒有著將軍的甲胄,只穿戴著許多年前,他徒步行走在雲夢澤畔,去安陸服兵役時的,粗陋褐衣,連頭型也是扁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