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47章 熒惑高(第2/3頁)

“飛蛾撲火?”

一個司馬有些好笑,哪怕軍隊有鐵一般的紀律,也會在渡河時被水流沖散,且從河中登岸,猶如爬山仰攻,對攻擊方極為不利,更別說他們強弓勁弩頗多,叛軍幾乎沒有勝算,可不是驅士卒送死麽?

“或是叛軍心存僥幸,見我軍初至,尚未紮營,想要打吾等一個措手不及!”

李由手下的司馬、率長們摩拳擦掌,紛紛請戰痛擊叛軍,這可是白撿的功勞。

但李由的長史卻覺得有異:“尉將軍乃名將,被他提拔為都尉的人,恐非愚昧蠢笨之輩,恐怕有詐!”

李由心中雖有些不快,但還是,讓全軍在河邊加強戒備,果然,對岸的人磨磨蹭蹭,在水裏試探幾步後,眼看到了李由部射程之內,就不往前走了,只是在水裏大呼小叫……

“果然有詐!”

李由拊掌道:“那韓信倒是聰慧,這是學本將用兵,以偏師虛張聲勢,裝作是主力,多打火把,多打旗幟,來此假意渡河,吸引吾等注意,主力則乘夜潛行至上遊潛渡,包抄我軍側翼。”

沒一會,李由安排去興樂水上遊探查的斥候回來了,證實果有一支數千人的叛軍,借著沿岸樹林遮蔽,潛行到了南方上遊七八裏外,正試圖渡河……

此時此刻,李由有兩個選擇,其一,直接讓軍隊沖殺過去,將面前這支疑兵吃掉。

其二,去攻擊上遊十裏處的叛軍!

縱然對方只是個無名小卒,但李由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,他思索後道:

“兵法雲,客絕水而來,勿迎之於水內,令半濟而擊之,利。”

他打定了主意:“使車騎精銳輕裝向南行進!半渡而擊,重創叛軍!”

……

興樂水兩岸尚無城邑,只有越人、濮人聚居的村寨,處處綠水青山,山上多松、杉、楠竹,水中盛產魚類,間以田田荷葉、盞盞荷花,水流潺潺流淌。

但今日,兩支秦軍同室操戈,卻打破了這條河水的寧靜。

李由使車騎先行,自己帶著大軍向南行進,遠遠可見前方數裏外,火光遮蔽了興樂水兩岸,不止己方打出火把,原本隱秘潛行的叛軍見行蹤暴露,也點了火。

再近一些後,聲音也陸續傳來,夾雜在水流嘩啦聲中的,有高亢呼喊,有兵刃金鐵相交,更有人的慘叫,分不清是彼是己。

終於,等到近處時,李由能夠確認,這場戰役,是己方占了大優勢。

卻見對岸叛軍數千人已渡河近半,卻遭到趕來的車騎阻截,一陣亂箭射去,雖然因為距離和光亮,沒殺傷多少,但對方見意圖敗露,站在河裏的人陣腳大亂。

反觀己方,提前趕到的車騎已下車馬迎敵,進入河中,與敵人纏鬥,並且漸漸往河心壓去,而岸上還有千余人持戈矛,臨河列陣,嚴防以待。

敵人又見李由大軍趕到,陣腳更亂,東岸竟響起了“當當當”的清脆響聲。

“將軍,是鳴金!”軍法官大喊。

“聞鼓聲而進,聞金聲而退,鳴金是撤兵之意,一聽此音,渡河的叛軍如蒙大赦,紛紛開始調頭向東岸走去!”

“叛軍敗了!”

李由軍高呼,叛軍的陣列更混亂了,連岸上的人也開始倉促後退。

在河裏的兩千人殺紅了眼,哪能輕易放他們走?更緊隨其後,追了過去。

李由也想讓全軍出擊,沖殺過去,但長史倒還冷靜,連忙勸道:“將軍,還是不要冒險,取此小勝,再拖幾日,叛軍便要土崩瓦解了。”

但他的意見,遭到了司馬、率長們的反對:“明明能畢其功於一役,豈能放歸?倘若讓彼輩退回嶺南,則更難對付。”

李由還有些猶豫,但旁邊的多數部屬都在力勸他渡河追擊,思索再三後,眼看叛軍在丟下幾百巨屍體後,就要登上東岸了,李由才下令道:

“韓信,胯夫也,固怯懦,二三子且去,取其頭顱!”

他拔出了劍,這一刻,只感覺自己達到了人生巔峰:

“過河!追!”

……

“韓都尉,我軍已全部撤回岸上,敵軍已入水中!”

在東岸,韓信並未如李由想象的,遭遇挫折後徹底懵了。

恰恰相反,他蹲在軍中,默不作聲地觀察著對岸一舉一動,聽說李由的大軍總算按捺不住一戰平叛的誘惑,開始渡河追擊潰兵,這才騰地站起來!

“大善!”

眼看魚兒入甕,韓信一揮手:“放燈!告訴陶都尉,可以決堤了!”

東岸軍陣後方,墨者阿忠看著正在跨河而來的數千蕓蕓眾生,鮮活生命,嘆了口氣,還是點燃了手裏的紙燈,又將它高高舉起,松開了手……

燈為竹篾紮架,裱糊上柔韌的竹麻紙做成燈籠,隨著布團點燃,籠內空氣受熱膨脹變輕,便冉冉飄升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