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裏(第2/3頁)

“今日,我想給這些南征陣亡的士卒,同樣的待遇!”

有人卻嘀咕道:“忠士墓園,不是只葬征六國時戰死的秦人麽?”

他們有些人住在郡城,也見過忠士墓園,但楚籍人,平日都是繞著走的,對這群斬過鄉黨首級人虎狼之兵,沒去吐口水就算好了!

大嗓門的東門豹,卻按照黑夫的囑咐,吼了起來:“在嶺南,不分什麽關中人,楚地人,或者說趙人、魏人、韓人、齊人。君侯說了,不管是將軍、都尉,還是士伍小卒,都只有一個身份,那便是南征軍的士卒,吾等皆是袍澤、兄弟!”

陳嬰他們聽得有些愣,袍澤?兄弟?這還是有生以來頭一次,有“秦人”這麽稱呼楚人。

不過,南郡本就是西楚之地,口音和江淮楚人有些類似,相比於關中話,昌南侯的滿口鄉音,還真有幾分親切之感。

“然也。”

黑夫說道:“古人一句話,叫‘死而不朽’,曾經有貴人問智者,該如何實現?”

“智者告訴貴人,就算你擁有世祿世卿,幾代人做官,也沒法做到死而不朽,想要不朽,必須有以下幾點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雖久不廢,此之謂不朽。”

“所以,這世上,有世祿的人不多,能不朽的人卻很少。”

“但我,卻想讓戰死在嶺南的將士,都能不朽!”

言罷,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,他指著身後排列整齊的木牌道:

“這裏的木牌,上面的名籍,不到陣亡將士的十分之一,匠人會留在這裏,慢慢刻畫,等以後,我還會將所有木牌,都換成石碑!將所有人的名,一一再鐫刻於上!萬世不消!”

“而等到千百年後,這片莽荒之地,也會有中原移民至此屯墾,實墉實壑,實畝實藉。”

“他們會來到這墓園之前祭拜,若有人問,誰深入其阻,披荊斬棘,死於此地,便能從上面的名字知曉!”

“若有人問,誰為諸夏奪此廣袤之地,誰為吾等開辟膏腴新家,便能從上面的名字知曉!”

老兵們有些動容,但還是有人提出了疑問:“君侯,話雖如此,但這麽多名,非親非故,誰又會一個個看,記住他們呢?”

“你說得對。”

黑夫指著那個缺了一只耳朵的老兵,這大概是個兵油子:“後人或許記不住每個人的名字,但卻能記住,他們,吾等,都是‘南征軍將士’!”

“南征軍將士……”

在黑夫的演講下,不論老兵新兵,似乎都對這個稱呼,有了種歸屬感。

這時候,最後一塊大木牌運了過來,上面遮著黑色的布。

黑夫走過去,一把扯掉了布,露出了上面,由他練了很久很久,親筆寫下的四個俊朗篆字:

“永垂不朽!”

“這數百已埋在此地的人,那萬余還散落在森林、沼澤、河流裏的人,他們因為諸夏遠征此地,開疆拓土而立功,將被世世代代人銘記而永垂不朽!”

“二三子,忠魂們,這,就是黑夫,代朝廷,給汝等的補償!”

……

天上,又下雨了,小雨。

祭奠儀式結束後,得到允許,陳嬰等識字的軍吏紛紛上前查看,他找到了自己的屯,那些熟悉的名字,後面都綴著一個相同的籍貫:東海郡、東陽縣。

陳嬰擦著淚,手摸在上面,一個個喊出這些名來。

“兆,隆,興,尺縫,陳跛,陳六……”

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面容,但一眨眼,又化成了一只只被他背在竹筐裏的手……

陳嬰恨這場戰爭,他怨朝廷和皇帝,只是今日,昌南侯總算給了他一點慰藉。

這是一場,遲到兩年的祭奠。

唯一可惜的是,陳嬰所帶的隊伍,死的數十人,一半在回蒼梧的路上,另一半,則死在西邊百裏外,斤南水上遊。

如果說,南寧是秦軍潰退的開端,那麽,駱越的臨塵,便是給他們致命一擊的地方,桂林軍因屠將軍之死撤走了,蒼梧軍卻孤軍深入,結果……

不止是陳嬰,其余經歷過上次戰爭潰敗的老卒,也紛紛尋找自己的袍澤鄉黨名字,哭得哭,嚎的嚎,在小雨中抱成一團。

陸賈看著眼前的場景,感慨良多,他也是楚地壽春人,物傷其類,走到昌南侯身邊,輕聲道:

“同樣是將字刻在石頭上,我相信,這些士卒的名,將比皇帝陛下在瑯琊、泰山留下的石刻會留存更久!”

“或許吧。”

黑夫不置可否:“但前提是,吾等真的能征服這片疆土,建立土樓,守住此地,否則,只要大軍一退,不管是木牌還是石碑,都將被越人推倒,而將士們,將再次被拋屍荒野!”

等到眾人哭夠了,重新集結以後,黑夫開始了自己的戰爭動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