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680章 玩蛇(第2/3頁)

這是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,南北文化差異是如此之大,南越人的重口味,別說齊人了,連南郡的東門豹等人,都無法理解。

所以梅鋗對蛇羹的喜愛,只能孤芳自賞了。

這時候,小利倉過來獻了一計。

“君侯與騶無恤約定,滅無諸後,秦得東冶,其余地方,皆予無恤。然東冶閩人崇蛇,城內多有蛇王廟祭之,若有巫祝煽動,恐怕不利於吾等。”

他建議道:“不如效仿西門豹治鄴,將所有越巫,都投入蛇窟,然後再搗毀城內蛇王廟,下一道法令,嚴禁閩人飼蛇。”

這就涉及到今後秦軍如何治理東冶城的問題了,利倉學的是法典律令,所以思維是偏向一般秦吏法家的,看什麽不順眼,一道命令下去禁止即可。

但利倉話音剛落,陸賈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。

“下吏以為驟然棄滅不妥。”

東門豹素來排外,見陸賈這個外人湊進來提議,遂皺眉道:“這裏哪容得你一個小遷虜主薄插嘴!”

黑夫卻制止了東門豹的無禮,看向陸賈:“你且說說看。”

陸賈作揖:“移風易俗是好事,閩人崇蛇,多建淫祠,是該慢慢更易,但這習俗在閩地流傳已久,積重難返,不宜以法令強制扭轉。需知,法令禁於一時,而教化維於永久。若徒將法令而教化不先,是舍本而務末也。古人雲,善為君者,蠻夷反舌、殊俗、異習皆服之,德厚之……還望君侯察之。”

利倉道:“陸先生,你們儒者不是常說,只聞用夏變夷者,未聞變於夷者麽?”

陸賈笑道:“那是孟子的話,他說這話,是諷刺來自楚國的農家許行,是鳩舌鳥語的蠻夷,不巧,我雖學儒,卻也是楚地‘蠻夷’,故不敢苟同。”

孟子的確是個地域黑,陸賈所學的儒,不是齊魯系,而是深受荀子影響的蘭陵系,同時皆有一定黃老思想,所以對這群蠻夷風俗,縱然看不順眼,卻偏向於“修其教不易其俗”,建議潛移默化,慢慢改變。

在東冶城布置完崗哨的小陶剛好回來,聽聞利倉、陸賈爭辯後,也道:“我以為,陸……陸生說得不錯。”

小陶結結巴巴,與黑夫說了自己在南越時目睹的當地風俗:越人俗鬼崇神,而且極其迷信。有時候,秦軍殺其君長,陵其部族,越人並未有太大反抗。可一旦破壞了他們的廟宇、祭壇,甚至是踩了只青蛙,殺了條鱷魚,就會激起軒然大波。第一次伐越,不少地方駐軍被越人圍攻,就是因為這些不經意的小事。

但對越人而言,這是觸犯禁忌的大惡。

“如今閩人已懼君侯大軍,盡數降服,將違抗者殺了即可。但……但若毀蛇祠,閩人必怨,留下的駐軍,恐怕會面臨當地人無窮無盡的反抗。”

“小陶此言有理,前事不忘後事之師,第一次伐越犯的錯誤,不能再犯!”

黑夫這才頷首,的確,正如小陶所言,相比於被征服,觸碰信仰,更讓這群蠻夷敏感。

他隨即問了眾人三個問題。

“吾等來此是為了何事?”

“是來移風易俗,讓法令深入閩地每家每戶麽?”

利倉一愣,隨即低下了頭。

“是來推廣教化,讓閩地變成海濱中原,儒者之鄉麽?”

陸賈有些不好意思,舉袂認錯。

黑夫道:“都不是,吾等只是深入異域的孤軍。正要將東冶作為據點,讓閩人能老實臣服,幫秦軍幹活,甚至作為攻伐南越的先鋒,僅此而已。”

作為將軍,不能只考慮攻伐,也要考慮政治,但更糟糕的是,舍本逐末忘了自己本職!

黑夫攤手:“故而,什麽移風易俗,推廣教化,以夏變夷,那是未來朝廷派來的地方官的事,與吾等無關!”

所以他雖然差點被蛇咬了,卻不會遷怒於本地信仰。

黑夫甚至在考慮,當地的這種崇蛇之俗,能否被自己利用?

迷信是妨礙地方官治理地方的阻礙,但對於黑夫,這位“征服者”而言,迷信,有時可以成為他的助力!

看著東冶城頭,漸漸升起的旗幟,黑夫有了一個主意……

……

東冶易手的第三天,所有忠於無諸的越巫,都被秘密處死。

但黑夫卻禁止秦兵侵犯城內外的蛇廟,還讓騶無恤,在東冶周邊,尋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越巫來……

大小越巫集中在蛇窟邊上,驚訝地發現,這裏的蛇窟不僅完好,甚至被修繕了一番,秦朝的將軍還令人投豬牛下去,喂養饑腸轆轆的群蛇。

“諸位。”

黑夫現身,站在修蛇雕像下,指著在地面上展開的,代表他這“君侯”地位的赤色交龍旂,和顏悅色地對眾越巫道:

“汝等難道不知,我亦崇蛇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