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?(第2/3頁)

其中,其中信奉蛙的國度,就是位於柳江流域的西甌。此外還有離水上遊的桂國,信奉黃牛神。

而被秦人命名為南越的地域,生活著五個部落:水牛部占據西江,馬蜂部占據東江,羊部控制番禺,蛟部濱海而居,蛇部匿身於叢林沼澤。

更西邊的駱越,則有鳥部、蛇部、魚部,但都已經統屬於駱君。

此外還有竹部,在數百年的混戰中,被崇拜蛤神的西甌擊敗,遷徙到了西北邊的群山中,如今有了一個新的名號:夜郎,其首領自稱“竹王”。

數來數去也只有十個,另兩個,大概是在混戰裏被吞並,徹底消亡了。

梅鋗講完後,黑夫算是明白了,越人的信仰,很像某遊戲裏,巨魔崇拜的“洛阿神”。

仔細想想,聚部而居、幹欄建築、獵頭、嗜血、紋身、巫蠱,除了不喝魔精,不修金字塔,越人和巨魔還真像。

“你信的是哪個神來著?”這大概是兩個不同部落的越人碰面後的溝通方式,同一個神,就意味著同族,不同的神,就得相互提防了。

“要是我,肯定信蛤神啊……”

黑夫暗暗嘀咕,他感覺,自己似乎找到了歷史上,趙佗能長命百歲的原因……

據梅鋗說,或因神靈,或因領地、獵場,南越五部各自為政,經常相互獵頭攻殺,梅氏與他們也有世仇。

黑夫聽後不由感慨:

“能讓這群信仰不同,矛盾重重的越人統一對外,屠將軍能做到這點,死的真不冤!”

……

陸賈對黑夫的評價是:“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。”這種統帥,最注重戰前的廟算,了解了嶺南越人的情況後,便可以著手制定戰略了。

南越也就是後世的廣東,地形北高南低,眾川發源於三面群山,奔流入海,根據來路不同,南越的主要河流有三:

北江、東江、西江,最後三江匯於番禺,形成了廣州灣。

北江由梅氏控制,如今已歸附秦軍。南越五部,水牛部居西江,馬蜂部居東江,羊部居番禺,這三部是種水稻為生的。而蛟部位於後世潮汕一帶,直到唐朝,那兒都以鱷魚多而出名,蛇部則散居於叢林之中。

秦軍的戰略目標,是控制已形成城邑的番禺,在那裏站穩腳跟,通往番禺的諸水道,也要納入控制。所以上次戰爭中,與秦軍有無法調和矛盾的,便是水牛部、羊部,馬蜂部被賈和殺了首領,其子欲復仇,所以才對駐紮東江龍川的秦軍窮追猛打,導致了小陶的陷落與失蹤。

此番黑夫籌劃的第二次伐越,大的戰略上也一樣。

“進攻南越,無非是兩條路,越五嶺、出三關,沿北江而下,可至番禺,其次便是從桂林出兵,經蒼梧,破水牛部,與主力會師番禺。”

黑夫提綱挈領,看向帳內的利鹹、吳芮、東門豹、陸賈諸人:“二三子有何方略,可暢所欲言。”

利鹹首先稟報道:“君侯,我先且說說上次伐越之誤,那位賈將軍只走陸路,從長沙、豫章發兵行數百裏,資衣糧,入越地,輿橋而逾嶺,柁舟而入水,沒有大的塗道,大軍穿過深林叢竹,林中多蝮蛇猛獸,夏月暑時,瘧疾霍亂之病滋生,曾未施兵接刃,死傷者已眾矣。就算抵達番禺,越人遁入林中後,數萬大軍的糧秣也難以為繼。”

黑夫頷首,氣候、交通、糧食,這是擺在面前的三大難題。

陳無咎治療各種熱帶病的草藥,只能治標不能治本,所以進軍只能挑冬天。

至於交通和糧食,除了黑夫鐘愛的就地屯田外,吳芮還想到了一個主意:

“水陸並進如何?分別於桂林及湟溪關造船,待水大時順流而下,可避開密林,直至番禺,糧秣亦然,以人力騾馬運到湟溪關或桂林,便可順流而下,補給大軍。”

利鹹搖頭:“水陸並進雖好,但又有一難,越人擅長舟戰,番禺水網縱橫,瀕臨大海,上次便是如此,秦軍奪取番禺,但越人乘舟如乘馬,來去迅捷,襲擾我軍,難以制之。”

眼下的番禺,諸流所匯,是一座水上城邑,若無過硬的舟師,就算奪下來,也守不住,這都是上次戰爭的教訓。

“秦軍亦有舟師。”

黑夫道:“本侯在膠東時,花費數年,打造了最強大的樓船,可渡東海擊寇,如今那支舟師,也已奉陛下之命,調到了會稽郡……”

“會稽太遠了。”

利鹹道:“君侯當知,南方不比北方,夏秋之際,狂風卷來,巨浪滔天。樓船舟師不可能直接從會稽到番禺,非得在中間停歇數次,而這三千裏海路,能泊船補給的,只有兩處津港!”

“我知道。”

黑夫頷首:“一處是東甌,而另一處,是閩越的東治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