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620章 黃石(第2/3頁)

張良拍了拍已經快被他翻壞的書:“就是這本嘍。”

項纏心裏癢癢,更加想知道,那老翁大費周章送給張良的,究竟是什麽書,讀完之後便能“為王者師”,這不是吹牛麽。

張良拗不過他,最後還是報出了書名:“《太公金匱》!”

“這是什麽書?”

項纏表示沒聽說過,張良少不得給這個不學無術的家夥科普道:

“八百年前,周西伯昌從羑裏脫困,回到西岐後,便與呂尚合議如何傾覆商朝,呂尚便獻上陰謀修德,其事多兵權與奇計,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,皆宗太公為本謀也。”

“這些太公所著的兵法、陰謀、言談,合稱《太公》,又分為三卷,分別是兵、謀、言。《兵》便是太公兵法,又稱之為《六韜》,本是田齊兵書,五國伐齊後流入各國,項氏應當也有。”

“好像有。”

項纏記得,父親好像讓他們兄弟三人學過,但他那時候年少貪玩,早忘得一幹二凈了,倒是仲兄項梁學得最為認真,被遷去關中前,還將這《太公兵法》教給項籍,說這就是項籍想要的“萬人敵”,只是項籍也沒學通透,就覺得自己已領會,就扔一邊了。

張良接著說道:“《陰》,便是《太公陰符》,主言陰謀之事,據說為鬼谷子所得。蘇秦曾遊說諸侯,書十上而不行,黑貂之裘敝,黃金百斤盡,資用乏絕,去秦而歸。後來他得到了太公陰符,如獲至寶,頭懸梁椎刺股,苦讀之後,遂為縱橫大家,合縱諸侯,佩五國之印,齊因之衰,燕因之而興……”

只可惜,那是縱橫家最後的光輝了。

張良嘆了口氣,才說起了手裏的這本《言》。

“所謂《言》,便是,《太公金匱》,此書乃太公言談,合陰謀,通兵法,卻非兵家、縱橫,反而偏重於道家的治國之道,也只有讀了金匱,才能將陰符和兵法融會貫通……”

“原來如此。”

項纏點了點頭,難怪張良如此推崇此書,更覺得那老翁不是一般人。

“他就沒說自己叫何名?又為何會有此書?”

張良搖了搖頭:“那長者只說,十三年後,孺子見我濟北,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,遂去,良不得復見……”

言罷,張良露出了笑:“所以,我稱之為黃石公!”

“黃石公?”

項纏搖頭:“沒聽說楚地有這樣一位人物,或許是家住濟北,是齊人罷?”

他也沒當回事,問過就算了,打了個哈欠,自回室內睡覺去了,庇護他們的豪俠說外面還在大肆緝拿項氏人員,近來最好不要出山,每月衣食都會按時送來。

等項纏離開後,張良才搖了搖頭。

“這就信了?”

那是在刺殺秦始皇半年之前,張良身在濟北谷城縣,恰逢朝廷下達《挾書律》。聽聞此事後,張良借宿的那戶人家慌忙把祖輩收集的簡牘拿出來燒了,生怕出事,張良在火堆裏搶出了半本世間已絕版的《太公金匱》,自行抄錄。

這便是此書的真正由來。

雖然齊地最喜歡托古人之名來創作,很多“古書”裏也摻雜了諸子百家的私貨,但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,因為這本書對張良的確很有用。

張良過去曾讀過《六韜》,也接觸過《陰符》,但很多地方仍有不解之處,陰符講的是陰謀縱橫之術,兵法說的是如何用兵打仗,可讀了金匱後,卻一下子通透了!

至於黃石公?那是他現編的故事,也算對《太公陰符》的活學活用了,故事說得精彩,項纏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
原本的歷史上,項伯還會再上張良好幾次當……

張良也非故意欺瞞,只是心裏隱隱覺得,這是命中注定。

“《太公金匱》遭遇秦火,猶如寶劍蒙塵,而我張良,或許便是讓它重新發光的壯士。”

那時候他一心撲在刺殺上,沒有太過感觸,等莒南刺殺之後,張良復仇的怒火,仿佛隨著那一椎扔出去了,而滄海壯士大鐵椎,以及齊地起義無數人的死,也讓張良猛醒。

學醫……不,是做攪屎棍救不了天下!

秦之興亡,雖系於秦始皇一身,但反秦,不是簡單刺殺能實現的。

張良明白了,光是一地反秦是沒用的。

得六國之地,一齊反才行!

眼下,秦始皇帝日益驕縱,南北同時開戰,尤其是南方,出動了二十萬人,楚人苦之,碩大的三楚之地,已隱隱有不穩之勢了。

但不能寄希望於秦朝作死,自己也得努力。

他也要像太公望那樣,以陰謀兵法之力,聯合松散的六國反秦人士,謀劃對秦朝的新一輪反攻!

於是,張良像蘇秦那樣,拿出頭懸梁錐刺股的勁頭,開始淬煉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