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95章 牽星(第2/3頁)

這門方術士過去諱莫如深,讓人敬畏的學問,說白了,其實也挺簡單。

“封建迷信和科學技術,其實是一對雙生子啊……”

黑夫當初在聽完徐福的講述後,如此感慨,同時也決定保下他的性命。

如今,昔日的占星術,已經成功洗白,變成了“天文航海術”。

黑夫還為這種南北有異的地理坐標取了個名。

“緯度!”

徐福承認,過去十來年裏,他已經悄摸摸將燕齊沿海,南北不同地點的方位數據測得七七八八,連對岸朝鮮,也被他測了幾個點。從膠東出發,要怎麽航行才能準確抵達對岸港口,徐福都了然於胸!

這是徐福會的東西,但方術士的冒險尋仙,和必須保證穩定安全的糧食海運畢竟不同,他們還要解決一個大問題:跨海而去,兩三天時間裏,若是倒黴遇上沒有星月的夜晚,偏離航線該怎麽辦?

……

結束了每月兩次的牽星練習後,徐福回到了青島港,次日,黑夫巡視至此,讓徐福帶他去看看,那些被“招安”後,擅長“祠灶致物”的方術士鼓搗的秘密項目進行得如何了。

“郡守,那所謂的司南,根本無法指南。”

一進門,徐福就告訴了黑夫這個壞消息。

沒錯,這個秘密項目,便是制出一種在多雲陰雨天裏,也能測出南北方位的器具。

這時代,磁鐵已為人所知,《呂氏春秋》有言,慈招鐵,或引之也。六國故地還有傳說,說秦始皇在鹹陽宮有一座磁鐵修成的大門,但凡持兵刃路過的,都會被吸附到上面……

這當然是胡扯,秦地的劍,以銅居多,造個磁鐵門也沒大用啊。

不過,方術士倒是對這種好玩的東西很感興趣,是用來裝神弄鬼的必備之物,隔空取物之類的,這幫家夥沒少玩。

黑夫目的明確,他就想以磁鐵做指南針,不過,方術士們卻提出了不同意見。

有的人以為,應該做傳說中,黃帝用過的“指南車”,有人以為,應該用曾見於古書中,但現世已失傳的“司南”。

黑夫思索之後,將方術士分為三組,七八人做指南針,其余人做司南、指南車。

一個公司下面,同一個項目,分幾個工作室良性競爭,是不錯的法子,這群方術士未來還有大用,黑夫希望他們能自己有想法,而不是只做應聲蟲。

“那樣的話,我找不識字的匠人來,豈不是更方便?”

即便是錯的,也可以去嘗試,誰知道一個失敗的項目,稍加改造,不能變成黑科技呢?

不過結果證明,什麽司南、指南車,都是理想中的東西,那幾人花了數月時間,費了好多人力,將邯鄲郡武安縣磁山運來的磁鐵磨成勺,放在打磨光滑的銅鑒上,希望它的勺柄能夠指南。

但尷尬的是,盯了半天,“司南”就是不動。

也對,那微弱的磁力,遠不如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,動得了才怪!

司南項目組宣告失敗,而隔壁的“指南車”更慘,方術士們和工匠鼓搗了半天,就是做不出不管轉向何方,都能自動指南的神器,只能尷尬作罷。

最終,還是黑夫指定的“指南針”有了些成效。

普通的縫衣針,用天然磁石反復摩擦,便能使針帶上磁性,雖然這其中原理方術士們也琢磨不明白,但不妨礙他們使用。

徐福讓人為黑夫展示了兩種用法:將磁化的細針穿幾根燈心草,浮在木盤水面上,或塗一些蠟,粘一根蠶絲,掛在沒有風的地方……

卻見指針銳處受某種“神秘力量”指引,微微轉動,銳處常指南,亦有指北者。

徐福解釋道:“此恐石性不同,致使南北相反,理應有異,未深考耳……”

“這大概是N極和S極的區別?”

黑夫雖然對這簡陋至極的指南針、指北針還不太滿意,但他們要做的畢竟不是跨越數千裏的遠洋航行,只是跨越數百裏的短暫出海,指南針只作為牽星術的輔助,以備不時之需。

這樣的指南針沒法和後世相比,但沒什麽東西,是一開始就能做到完美的。

兩種方法裏,徐福比較推薦縷懸法,因為水浮法的最大缺點,便是水面容易晃動影響測量結果,而海上的船只,晃動可不是一般大。

徐福還說,他特地在白天夜晚,依照太陽、北辰方位做過對比,發現這指南針、指北針的指向,雖然大體上是南北,但依舊有少許偏差,且無論如何更改,都無法消弭。

“些許偏差,無傷大雅。”

黑夫知道這是地磁偏角,但他一時半會,也跟徐福解釋不清楚,這種理論上的東西,還是交給大科學家張蒼去鉆研吧。

“足夠了,多制備些磁針,讓每艘船上都有數枚,再教樓船之吏使用,相比於牽星之術,此物簡單,不管識字不識字,都能學會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