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88章 公子從軍(第2/3頁)

扶蘇能夠想象,自己的父親,昔日在邯鄲為質子的那些年,見到的就是這般情形,繁華的市容,開放的學術,甚至還有街上傲然橫行的輕俠。

可現如今,邯鄲卻顯得有些凋敝,不復昔日繁華。

因為邯鄲經歷了秦軍數次圍困,尤其是滅亡前夕,王翦、楊端和等幾路大軍合圍邯鄲,趙雖注定滅亡,城內也已絕糧,卻抵抗得極其堅決,畢竟兩代人前,投降的長平趙卒,被秦人統統殺死,趙國家家戶戶皆與秦有仇,於是折骨為炊,易子而食,數月乃下。

那場攻防讓邯鄲損失慘重,死傷餓死者數萬,當時還流傳一首童謠:

“趙為號,秦為笑。以為不信,視地之生毛。”

秦始皇再來邯鄲,將與母家有仇的數百人坑殺,他得意的笑容下,卻是趙人的哀嚎。

邯鄲歸秦不久後,一場地震突如其來,房屋倒塌數百間,又有數千人死去,事後,果然地生白毛。

又是天災又是人禍,不同於和平統一的臨淄,十多年過去了,邯鄲仍未能完全恢復過來,市場裏生民凋敝,加上前段時間巨鹿郡有人響應齊亂,邯鄲戒嚴,士吏關系依舊緊張。

而扶蘇他們腳下的叢台,本是趙武靈王大興土木所建,因其樓榭台閣眾多而“連聚非一”,故名叢台。據說最初有天橋、雪洞、妝閣、花苑諸景,結構奇特,裝飾美妙,故揚名於列國。但經過戰爭和地震後,如今卻只剩下了些殘垣斷壁,荒草叢生。

扶蘇登台眺望一番後,只覺得滿心無奈,他年幼時,也曾對父皇橫掃六合心馳神往,不理解舅父昌平君為何要反叛。

可隨著年紀漸長,遊歷得多了,才發現,統一,似乎並沒有給六國生民帶來什麽好處。

他有點明白,在父皇多次說了大一統的美妙未來後,舅父昌平君為何越來越絕望,為何會殊死一搏。

“也許,舅父為的,真不止是楚王之位吧……”

他在叢台上久久站立,風拂動公子的鬢發,扶蘇搖了搖頭,帶著親隨回到了大營。

……

相比於剛從鹹陽出發時,遠征軍的大營已經擴張了一倍,在邯鄲,五千趙地諸郡的征召兵加入了進來,人數已至一萬。

扶蘇照舊在擴大了一倍的軍營裏巡視,關中秦卒已經對扶蘇十分熟悉,他們都很愛戴這位笑容和藹的英武公子。

一堆營火前,三名弩兵邀他共享在叢台下逮住的野兔,雖然大軍統一就食,但若兵卒有本事在去打柴時搞點野味打牙祭,軍官也睜只眼閉只眼。

扶蘇欣然答應,嘗了一塊烤得有些焦,只撒了點鹽的烤兔腿,然後大贊,說比宮中珍饈還要美味!這讓三名弩兵滿臉漲紅,昂首挺胸。

但巡視到一道壕溝相隔的趙地兵卒營地時,扶蘇卻被攔住了。

親衛和軍吏勸他不要去裏面巡視,因為“不安全”。

“主將在自己的大營中都不安全?這是本公子從軍以來,聽到的最大笑話。”

扶蘇固執,不顧勸阻,帶人走了進去。

與隔壁關中兵的井然有序不同,扶蘇看到,破舊的氈帳歪歪斜斜,溝壑挖得十分草率,穿著各色各式衣服的趙人,也在張羅飯食,圍著冒熱氣的大釜,領取食物。

聽說“公子來了”,他們也不似關中兵那般興奮,只是冷冷地回頭看了一眼,看到扶蘇明晃晃的甲胄,優雅的步伐,然後垂下了頭。

這群人,眼中沒有興奮和信心,只有無奈和悲觀。

從他們的眼神裏,扶蘇能看得出來,和渴望在邊地建功立業的秦卒不同,趙地征召的兵卒,壓根不想打這場仗,不想離開家園,遠赴千裏之外的遼東、朝鮮,與從沒聽說過名字的敵人作戰。

尤其,還是替曾殺害過他們家人朋友,毀掉他們城市村莊的秦人作戰!

扶蘇在這些冰冷甚至包含敵意的目光中走上前去,看到了兵卒們領取的飯食。

是粥,且十分淡寡,分到每個人木碗裏,恐怕四分之一鬥都不到,而且還有不少沒有舂完的谷殼,乃是糲米(糙米)……

對於每日行軍數十裏,還要肩挑手扛兵器、席子、被褥,消耗大量體力的兵卒而言,根本無法充饑!

吃著這樣的食物,士兵如何行軍打仗?

扶蘇有些惱怒地看向跑來拜見的都尉——這都尉倒是關中人。

“傳食律有言,刑徒、隸臣妾食糲米少半鬥(三分之一),民夫食糲米半鬥,士伍食粺米(精米)半鬥,醬四分升一(四分之一)!這些兵卒多為士伍,為何只食稀粥?”

隔壁的秦人兵卒,吃的是標準的軍隊夥食精米半鬥,還有醬。雖然對公子而言,臭烘烘的,而且很鹹,但起碼能下飯,沒那麽難咽,秦卒一般都是有爵位的,所以還有葵、韭等菜蔬供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