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85章 兒戲(第2/2頁)

秦始皇的計劃是,入秋之前,必須收服朝鮮,入冬之前,必須毀滅滄海君的撮爾小邦!

丞相和禦史府稟報,說燕趙之地,三萬兵卒、民夫已經征召完畢,正在接受當地都尉訓練。只等皇帝一聲令下,他們就能從漁陽出發,經由遼東,雄赳赳氣昂昂,跨過馬訾水(鴨綠江)。

而膠東郡守黑夫,郡尉任囂也來奏疏稟報,青島、芝罘兩港,亦有上百艘帆船集結,並探明了海路,隨時能夠渡海遠航,從海上圍困滄海,為陸師提供糧秣補給。

萬事俱備,只差皇帝指定主將、副將和監軍了,雖然動用的兵卒很少,不及南方十分之一,但該有的配置,還是得有。

“設裨將軍二,水陸各一人,陸師為駟車庶長楊端和,舟師為膠東郡尉任囂。”

“楊端和?”

李斯等人有些驚訝,皇帝怎麽忽然想起這個年過六旬,已經退下來的老將了?

早在二十多年前,秦始皇親政那年,楊端和就作為別部司馬,攻魏,取衍氏。

十一年時,楊端和作為都尉,與王翦、桓齮攻鄴,取九城。

到了十八年時,秦國大興兵攻趙,楊端和已是統帥河內兵的裨將軍,配合王翦、羌瘣圍困邯鄲。

滅燕、滅魏戰爭期間,他依然作為裨將軍,此人打仗酷似王翦,十分穩當,而謹慎更甚之,雖然立不了大功,但也不會出毛病。

統一之後,楊端和鎮守了幾年趙地,於去年告老退了下來,閑居在家,他的兒子楊熊,則在中尉軍裏做都尉。

眼下王翦、羌瘣皆已逝世,楊端和儼然成了秦朝輩分最大的將軍之一,僅次於馮無擇。讓這位老將做主帥還行,只當個裨將軍,不太合適吧?

雖然感覺不太對勁,但重臣們也不敢出言反對,皇帝高興就好。

舟師方面就不用說了,非任囂莫屬。

但這主將、監軍由誰擔任,秦始皇還是猶豫了很久,在與李斯對弈時,他的手,幾度捏起棋子,復又放下,反復幾次。

李斯跟著秦始皇這麽多年,從未看到皇帝有如此舉棋不定的時候。

最終,秦始皇還是狠了狠心,將棋子重重落在棋盤上,並說出了兩個名字。

“扶蘇,黑夫!”

在場的左右丞相、禦史大夫面面相覷,扶蘇為監軍,黑夫為將?這是皇帝為南征未用黑夫為主將的補償麽?

但這次出征,用的是燕趙兵,不是膠東兵,黑夫為主將開赴前線的話,膠東郡誰來管?

再者,他雖為大庶長,但做楊端和的上司,還是不太妥當啊。

李斯和馮去疾思慮這些,而王綰擔心的,則是扶蘇。

這位已經失去皇帝信任,隨時可能被撤職的左丞相,嘆了口氣,打算為帝國最後再盡一點力,出面勸道:

“陛下,長公子再為監軍,此去乃是遼東,苦寒遼遠,不比與關中相隔不遠的塞北啊,俗諺道,千金之子,不坐危堂……”

“生於深宮,養於婦人之手,以為世事皆易。不坐危堂,豈能知軍爭之難,絕非兒戲?豈能明白,不是所有事,都能靠懷柔,靠做好人來解決?”

秦始皇嚴厲的目光掃過來,讓王綰低了頭,訥訥不敢再言。

“還有,朕說扶蘇是監軍了麽?”

“啊!?”

這句話是那麽令人震驚,李斯手裏的棋子掉在棋盤上,啪嗒作響。馮去疾目瞪口呆,差點叫出聲來,連忙捂住自己的嘴。王綰更嚇得連連後退,差點摔倒!

這句話,足以讓所有朝臣寒毛直豎,讓無數人浮想聯翩,也足以讓帝國本就不甚明朗的繼嗣,更加撲朔迷離!

三個絕頂聰明的大臣,此刻卻看不懂,也猜不透秦始皇的心思,更不知自己該怎麽回應了,兒戲?胡鬧?但這是皇帝的決議啊,金口玉言……

秦始皇站起身來,負手道:“朕意已決,黑夫為監軍,在膠東管控後勤即可!”

“而扶蘇,此番將作為主將,楊端和為之輔佐,隨軍去遼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