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83章 甌越(第2/3頁)

阿,是對少年男子的稱呼,只要沒成年的人,稱謂前統統要加阿。而越人不同部落之間,也有很多不同的俚語俗話,所以並不是所有詞匯都相通。

阿莫仔解釋說,他的名,moz,就是黃牛的意思。

“桂國的神是黃牛,所以也叫黃牛部。”

阿莫仔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,和甌越人不能踩青蛙一樣,黃牛在他們部落是不能殺的,可他們匆匆逃離時,卻只能將老黃牛放歸深山,不知它能不能逃走,能不能活下來。

但比起那些被商賈欺騙,或者被秦軍擄走的族人,黃牛就算葬身狼口,倒也算死的痛快。

“黃牛部。”

阿達古點了點頭,據他所知,十二國裏,還有個水牛部,在甌越之南,雖然還是獨立的部落,但凡事都願意聽甌越的,因為甌越能幫他們抵抗駱越、南越。

嶺南百越,過去是自稱“雷神長子”的鳥氏族,也就是駱越最強。其次是崇拜“蛟”,喜歡在全身都紋上蛟龍鱗片的南越人。

可如今,駱越衰敗了,分出了一個“象部”,曾經臣服的水牛部、魚部也背叛了它們。南越目前陷入分裂,內部各聚落,相互獵頭仇殺。

卻是以蛙為圖騰,主要種植稻谷的甌越後來居上,最為強大。

所以阿達古也敢拍著胸脯,對阿莫仔誇口,說黃牛部投奔了甌越,自己的特波,定能保他們平安。

但這句話非但沒讓阿莫仔高興起來,反而面露憂慮,似乎是回憶起了逃亡前後的經歷見聞。

“可都老說了,把所有大山,所有森林,所有聚落的越人部落加起來,都不如秦強大啊!”

……

呼嘯漸漸沉寂,飛鳥再度落回林子裏,這場狩獵順利結束,或許是托了譯籲宋那幾句獵歌的福,甌越獵手們滿載而歸,好幾頭大野豬被扛在竹竿上,讓獵人笑得合不攏嘴。

阿達古也不賴,他年紀雖小,力量卻大,射死了兩頭果子狸,更讓他驚異的是阿莫仔,雖然射箭不行,但卻練得一手好吹箭,但只能吹十步,必須保證悄無聲息地接近才行。

“還是不夠準。”

用這技藝幹掉了幾只鳥,三只兔子後,阿莫仔卻並無半分高興,嘟囔道:“我吹出去的箭,根本射不穿秦人的鱗片。”

“像蛟龍一樣的鱗片”,這是阿莫仔對秦人甲胄的稱呼,因為越人是不披甲的,哪怕是作戰時,也赤裸上身。

在嶺南,銅器很金貴,要麽用來鑄造銅鼓,祭祀祖先,要麽就得是給部落裏最優秀戰士用,他這名字前帶“阿”的未成年孩子,根本沒資格,只能自己削竹箭。

經過兩天狩獵,兩個少年已經相互熟悉起來,但阿莫仔講述的經歷,卻讓阿達古感到震驚。

阿莫仔說,他們部落,靠近秦人的邊關,那些用土和石頭壘起的高大建築。

最初時,只是偶爾有秦人商賈來貿易,帶來中原貨物,交換當地特產,雙方還算和睦。

可漸漸地,商賈們對一般貨物不再感興趣,他們開始慫恿桂國,幫忙掠取鄰近部落的人,商賈可以高價購買。

桂國的君長和都老們沒答應,但下面的聚落,卻有貪圖秦人貨物的小君長,在悄悄做這件事。

“我知道。”

阿達古點頭,那應該是兩三年前的事,桂國的幾個聚落做得過分,掠到甌越頭上。接到周邊小聚落稟報後,譯籲宋親自帶上千勇士過去,擊退了來犯者。

並與桂國的君長、都老,在兩部交界的河流碰面,立下血誓,結為兄弟,絕不再相互掠殺,一方有難,另一方也要助之。

但在那之後,秦人對越人的欺壓,卻日漸頻繁起來,商賈們不再數人入境,而是帶上了數十上百名武裝到牙齒的兵卒,他們順著河流行進,探索長沙郡南部山區,攻擊不願意向秦稱臣納貢的部落,或設計誘捕,或武力劫持,遇有抵抗,即行屠殺。

幾年下來,長沙郡平原地帶的越人部落,要麽被擄掠殆盡,要麽逃入山林,或來投甌越、南越。

長沙郡內的越人不容易捕捉後,秦人的目光再度投向桂國,派使者來,逼迫桂國像更北方的越人小部落一樣,臣服於秦。

桂國答應了,躬身稱臣,還將阿莫比的哥大(大哥),送去邊關做人質,每年向秦人獻上繳納雞羽、大竹等物,也不算太重。

可後來,秦吏卻變本加厲,開始跟桂國索要起人來,要他們去服役,但第一年去了的人,卻再也沒回來過……

“秦人不是很多麽,還要人做什麽?”

阿達古還是想不明白,按照阿莫比所說,光是一座邊境的小城,裏面的秦人,就比整個桂國部落還多。

“做奴隸。”

阿莫仔道:“有逃來避難的人說,秦人抓了越人後,就抓去內地,種黑色的甜竹。那些甜竹到處長,會結出來紅色的根,比蜜還甜,秦人商賈又用這種紅色的甜根,騙饞嘴越人去城裏,再將他們變成奴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