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80章 何不問黑夫?(第2/4頁)

比如南越部族收留楚人貴族,妄圖助那些楚人復辟楚國。比如大秦派出友好的使團商隊,帶越人回中原見識花花世界,然西甌君卻悍然攻擊。又“據說”百越食人,這種惡習必須由文明的中原人去制止。

一片支持聲中,秦始皇仍然沒有直接表明態度,但讓他感到奇怪的是,本該早早跳出來反對的公子扶蘇,連續兩次朝會,卻只聽旁人議論,自己則不發一言。

雖然秦始皇對扶蘇頗為不喜,但兒子忽然轉了性,也讓皇帝有些不習慣。

直到孟春正朔前幾日,朝會結束,群臣散畢後,扶蘇才通過謁者,請見始皇。

剛回來那陣,因為氣扶蘇之諫,秦始皇面都懶得見他,如今扶蘇沉默了大半個月,皇帝倒也想知道他的意見,便同意扶蘇入宮謁見。

入宮的路上,扶蘇只能暗暗感慨,自從秦始皇巡視歸來後,兩個月了,他還是第一次有機會入鹹陽宮,而李斯、葉騰等重臣,入宮早不止三五次了。

也是滑稽,生在帝王家,父子相見,比普通的君臣相見,更難!

無奈地搖搖頭,扶蘇繼續邁步向前,他不在大庭廣眾之下諫言,而是專挑了父子單獨相處的時候,也是希望,自己的肺腑之言,能讓皇帝有所觸動。

秦始皇還是那樣,見幼子胡亥時常露出笑容,有舔犢之情,但對長子扶蘇,便總是板著張臉。

剛見面還是尷尬的,骨血相連,父子二人卻不知道該聊什麽,秦始皇一板一眼地問扶蘇最近在做何事,扶蘇也一板一眼地回答。

扶蘇最近得了個差事,便是“鹹陽祭酒”,負責督導工、農之學的開設,在其位謀其政,他親自去工地巡視,向唐鐸了解墨者的工藝,也學著去田地裏辨認作物,不再是那個五谷不分的貴公子。

並且,扶蘇對膠東流傳過來的印刷術,也很感興趣,覺得此物不僅能讓官府公文效率變高,也能用來推廣教化。

只不過,他認為,需要被印刷的,不僅僅是律令條文,農歷節氣歌,還有詩書禮樂……

一番尷尬的問對後,秦始皇面色稍緩,因為扶蘇近來做的,至少是在皇帝看來“有用”的東西,而不是虛文縟節。

氣氛似乎融洽了一些,但該說的話,還是要說的,若不說,他便不是扶蘇!

“說吧。”

秦始皇似乎也明白長子的脾性,見扶蘇停了話,欲言又止,便冷冷道:“知道你憋了許久,將你想說的,統統都說出來!”

“那兒臣,便鬥膽說了。”

扶蘇深深吸了口氣,他有預感,這一次,自己雖然做了很多準備,但很大可能,還是要受責。

可逆耳的話,別人不說的時候,他也要裝作沒看到,眼睜睜看著父皇日益驕固,眼看這天下一步步滑向混亂的深淵麽?

果然,扶蘇一張口,秦始皇的面色就陰了下來。

扶蘇說的,是近幾年各地災情的事……

秦朝太大了,四十個郡,不可能每個郡都風調雨順,不是這裏幹旱,就是那裏水災,剛送走了蝗災,又迎來饑荒。

“太原郡數年以來,屢屢歉收,即便用堆肥漚肥之法,亦無法彌補,百姓賣爵贅子來接濟衣食,依賴陛下施布德澤拯救他們,才得以免於轉死溝壑。”

“陳郡亦然,連續四年歉收,第五年又發生蝗災,百姓的生計還沒恢復。”

齊地才經歷了一場大亂,除了膠東保全,瑯琊損失也不大外,臨淄、濟北都遭受重創,恐怕五年十年內,無法恢復如初,旁邊的巨鹿郡,豪俠魯勾踐的叛賊遁入山林,尚未平定,東郡、泗水中間,又有盜寇聚集在大野澤,為首的是一個叫“彭越”的賊子。

這就是中原目前的情況,太平?跟太平一點邊都不沾!

“可就在這節骨眼上,父皇卻要發兵遠行數千裏,攜帶衣糧,南征北戰!”

說完秦朝內部的隱患後,扶蘇開始述說伐越的難度。

“兒臣聽聞,南方瘴氣流行,大軍深入越地,穿行於深林竹叢,多有蝮蛇猛獸,夏季炎熱時節,疾疫滋生,恐怕還未交兵打仗,士卒便十死二三。而征召關東輕俠惡少年,彼輩憂慮危亡,擔心朝不保夕,亦會在進入越地後,乘機逃亡。如此,即使把越人全部俘虜了,也不能抵償死亡之人。”

“越人生於揚漢之南,熟悉地形,以軍擊越,若越人遁入深山密林險阻之地,便奈何不得,軍隊一離開,越人就又互相群聚。縱然建立城邑據點,也只能留大兵鎮守。長年累月,士兵疲倦,糧食缺少。”

“為了供養那些士卒,中原只能出民夫數十萬人,千裏輾轉供應,使中原男子不能耕稼,婦女不能紡織,丁壯參軍打仗,老弱轉運糧餉,居家的無食,行路者無糧。到那時,百姓苦於兵事,逃亡必多,朝廷一味誅殺,也不能禁絕,如此,則諸郡盜賊必定興起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