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30章 成王敗寇(第2/2頁)

這蚩尤,在傳說裏基本都是反派角色,聽說他本是白帝少昊屬下,卻不用少昊帝命,作亂。又曾與炎帝大戰,後把炎帝打敗,暴虐百姓,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抵禦蚩尤,雙方戰於逐鹿之野……

當然,這是中原傳說裏給蚩尤安排的角色,但在齊地,卻是完全相反的故事。

在這,張蒼也不必避諱,說道:“蚩尤是八神之一的兵主,是神明,主管戰爭大事。”

“在齊人的傳說裏,蚩尤乃是東夷之主,與黃帝分庭抗禮,曾作兵伐黃帝,以奪天子之位。”

使用的是一個“伐”字,按照這時代的用法,只有位居高位者和占正義的一方面才能“伐”。站在齊地夷人視角,蚩尤乃是他們的祖先和英雄,打的是一場光明磊落的戰事,最後雖然惜敗,卻雖敗猶榮。

而黃帝與蚩尤的戰鬥,也經過數次反復,最終才勉強獲勝,從傳說裏看,黃帝是極恨蚩尤的,將蚩尤的胃制作成鞠,讓士卒踢之,這就是蹴鞠的由來。不過蚩尤死後,天下復擾亂不寧,黃帝遂畫蚩尤形像,以威天下,天下鹹謂蚩尤不死,八方萬邦皆為殄服……

這也是蚩尤在齊地,被當地夷人尊為兵主的緣故,雖然東方夷邦已經盡數被炎黃的子孫姜、田破亡,最後的萊國也早在三百年前敗滅了,夷人與齊人相融合,如今已經沒有太大區別,但他們的信仰卻被繼承了下來,紮根民間,齊國官府也無法將其拔除,只好加以承認。

仔細想想,卻會發現,蚩尤是齊地八神裏,唯一的人神,是地位僅次於天地,祭壇位於平陸,歲首祭祀用鷺,極為隆重。

“那蚩尤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?”

尉陽被繞糊塗了,張蒼心裏卻是門清,不管齊地夷人後代怎麽想,在朝廷要新修的《國史》裏,蚩尤必須是個反派,十惡不赦之徒!

修國史的目的之一,便是要宣揚“諸夏同祖”,而這些個祖先,便是“五帝”。

雖然書還沒正式開始修,但秦始皇已經根據秦早已存在“四帝疇”,為五帝安排好了人選。

第一位肯定是白帝,秦出自嬴姓,白帝少昊乃嬴姓之祖,所以被尊為五帝之首,是秦的父族,只要秦朝還在一天,少昊就會被當做五帝之首,年代最為古老,以此證明秦的正統性是自古以來的。

其次是黃帝,這是姬姓周人的直系祖先,也被齊國田氏認為是自己的遠祖,他也是秦人祖先的母族。根據傳說,帝顓頊乃是黃帝子孫,帝顓頊(高陽)的女兒女修,則是秦人的老祖母。

相應的,和歷史上不同的是,帝顓頊又在最近,被秦始皇尊為“黑帝”,作為秦、楚、趙都認可的祖先,顓頊當然有這資格。

在此之外,還有炎帝、帝嚳二人,炎帝乃是諸姜之祖。帝嚳又名高辛氏,雖然源頭不祥,但也被後所稱是黃帝子孫,殷商以之為祖。

雖然輩分關系總感覺亂七八糟,但五帝的世系好歹是編排完畢了,更被廣為流傳的太昊,反而被排擠出了五帝之列,因為風姓的夷人之後幾乎絕跡,對天下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。

相應的,東夷人的英雄蚩尤,也必然被放到失敗者和反派的立場上,雖然秦人的祖先也出自東夷,當年或許還和蚩尤並肩作戰,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……

他嘆了口氣,知道多說無用,相比於誰也搞不清楚的遠古傳說,現實總是最重要的:為了維系天下一統,世人必須同祖同源,少昊必須賢明聖德,黃帝必須光明偉岸,炎帝必須老來糊塗,帝顓頊必須是天命之子,而五帝的直系後代,必須擁有神靈一般的魅力,只有他們有資格登上帝位……

而蚩尤,必須是個無惡不作,擾亂天下,被有德者斬落的魔王,是天下人共同的敵人!

看著尉陽目瞪口呆的模樣,張蒼不由好笑,孩子畢竟是孩子,遠不如他仲父黑夫聽聞這一切後的淡定。

前些日子,黑夫聽張蒼說起這些緣由典故時,卻輕描淡寫說出的一句話。

“勝者為王,敗者為寇!”

真實得讓人無法反駁。

但黑夫的下一句話,又讓張蒼不寒而栗。

當時,黑夫看著夜邑城內八神廟中,張牙舞爪的蚩尤像道:“子瓠兄,你有沒有想過,若是某一天,大秦忽然亡了,千百年後,後世史書裏,秦的形象,會不會比這蚩尤,更加醜陋可怖?”

“而秦吏這兩個字。”

張蒼依然記得,黑夫那時看他的眼神,瞳子黑白分明,嘴角帶著一絲譏諷和自嘲:“也會變成殘暴不仁的代名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