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25章 取之於無形(第2/2頁)

但他精於計算,對於實政卻不太懂,好在,黑夫似乎總能以新奇的思路開源……

秦始皇對如何增加少府收入很感興趣,在海邊的亭驛坐下,讓張蒼細細道來:“如何取之於無形?”

張蒼道:“很簡單,寓稅於價!”

他打比方道:“天下戶籍約為六百余萬,口三千余萬,按照律令,人一歲以上者,歲繳20錢,一戶合百錢……”

100錢,這也是每次加征的量。

但只要在一升鹽上加價10錢,一鬥半鹽就可多得150錢,超過一戶人家繳的口賦了。表面上,政府確乎不曾征稅,不致引起人民的“囂號”反對,實際卻是“無不服籍者”。

鹽是非吃不可的,無一民眾可以須臾離開,百姓縱然嫌貴,也得想辦法買。且鹽稅除了直接購買外,還隱藏在很多商品背後,絕大多數人不會意識到,自己買的一只鹹魚裏面,政府已經通過鹽進行了征稅……

黑夫也在點頭,張蒼的建議,是後世常見的,把稅收隱藏在商品裏,實行間接征收,使納稅者看不見、摸不著,在不知不覺中就納了稅,而且不至於造成心理上的抵抗。

張蒼說得興奮,再拜道:“這就是齊國過去的經濟政策,煮海以籍於天下!齊國之所以如此富裕,就是因為,齊王已經在天下人頭上。收取一層無形的鹽稅了!”

“這些齊人,倒是想了個好計策。”

秦始皇沉吟了:“你說此策出自《管子》,乃稷下大夫所著?看來稷下之學,也不盡是無用之學,不中用之書……”

他看著廣袤的大海,笑道:“倒是朕,坐擁無垠之利,但少府、治粟內史卻只會從黔首身上榨取口賦,不曾想到這東海之中,居然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,真是枉為計相!”

黑夫聽著這話卻有些別扭,少府、治粟內史征租賦,還不是為了陛下您的宏圖大業麽?每次征賦,亦是得到了皇帝默許,可皇帝也明白,這是飲鴆止渴之法,既然有比加賦更好的斂財之道,他當然會棄舊用新。

張蒼的話讓皇帝心動了,鹽由官府專賣,秦朝早在商鞅時代就在做。但關中並非產鹽區,自己都得仰仗塞外、巴蜀、河東供應,對此策理解不深,也賺不到太多錢,只是為了控制這項戰略資源,避免被產鹽國挾持。

如今,秦一海內,坐擁大海,黑夫又獻上了讓鹽產量倍增的淋鹵曬鹽法,是時候祭出管仲的鹽鹵大棒,用它來敲撲天下,收斂財富聚於少府,使之為國所用了!

眼看秦始皇要欣然采納張蒼之策,這時候,黑夫卻出面道:“陛下,張蒼此言雖然有理,但臣以為,要取之於無形的前提,是鹽出一孔。但現如今,膠東卻私鹽泛濫。”

“私鹽?”秦始皇皺眉,在秦朝,但凡帶“私”字的,都不是好東西。

黑夫道:“然,本郡海岸長達千裏,郡兵賊曹人手不足,以至於屢禁不止,故朝廷縱然對官鹽加稅,也收效寥寥,黔首寧可冒著風險買更便宜的私鹽食用……”

“都是些什麽人在煎制販賣私鹽?”秦始皇雖然問的隨意,卻已讓人不寒而栗,那些賣私鹽的,要倒黴了。

黑夫搖頭嘆息:“多是濱海豪貴大族,也就是……”

他擡起頭,說出了那兩個字。

“諸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