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10章 撥雲見日(第2/3頁)

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。

“依我之見,若想要人相信一件事,光說道理可沒用,還得證明!”

張蒼詫異:“證明?”

黑夫點撥他道:“打個比方,我做亭長那些年,家鄉的人常說,螢火蟲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的,眾人信之不疑,但我不信。”

“於是閑暇時,我便在雲夢澤畔的泥地裏翻找,發現螢火蟲其實也是卵生的。秋冬之際,螢火蟲在水邊的草根產卵,使之潛伏土中,次年季夏之月,草蛹化為成蟲,從土裏鉆出來,在旁人看來,就是所謂的腐草化螢了!”

“原來如此!”張蒼也有些詫異,他自己沒有觀察過,也以為螢火蟲真是腐草化成的。

“你瞧。”

黑夫攤手道:“你也如此,何況旁人?人們不明白事物的變化過程而只看到成果,因為不明所以,故稱之為‘神’,可若是將這變化過程找出來,讓人知道原來如此,將那神秘的紗布揭下!這就是我說的證明,據實以明真偽也!”

“我明白了!”

張蒼是聰明人,一點就通,他大喜過望:“我說眾星旋轉,日月交替,四季有時,風雨施博,這些都是自然發生的,而非天意,但沒有人信,因為他們不清楚這其中的變化,只能歸結為天數。除非我去證明它,將這變化過程找出來!”

辯證辯證,光是辯,沒有證怎麽成?眼看張蒼被自己引到一條新道路上,黑夫暗喜,也擊節道:“沒錯!”

張蒼興奮了起來,猛地灌了一口酒,解了羊裘,走到已經小了許多的雨中,仰頭笑了起來,念了一首古樸神秘的詩歌。

“遂古之初,誰傳道之?

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

日月安屬?列星安陳?

自明及晦,所行幾裏?”

張蒼回頭對黑夫道:“這是屈子拜訪稷下學宮時,留下的《天問》!當初夫子常常看著它,念叨這一百七十多個疑問,稱之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。”

黑夫頷首,這像極了懵懂的人類孩童,向未知宇宙發出的疑問!

張蒼嘆道:“我當年不明白,而現在,我懂了!我要做的,便是將這些疑問一一解出來,日月運行的規則,為何會有白天黑夜之分?四季為何輪換,還要讓人知道天為何而雨,何時將雨!”

他嘆了口氣:“但這太難了,我張蒼四十歲了,光是編寫半本《九章算術》,就耗費了十多載歲月,想求索這些問題,只怕是要把我下半輩子搭進去啊!但是……”

張蒼猛地擡頭,胖子眼裏滿是堅毅。

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!”

“說得好!”黑夫鼓起了掌,心裏卻在吐槽道:“老兄,你的下半輩子,還長著呢……”

黑夫對張蒼充滿了信心,那句話怎麽說來著?數學,是一切科學的基礎!張蒼這個大數學家,天生就是搞科學的料。

他相信,有自己相助,這個兩百多斤的胖子,可以成為華夏的自然科學的奠基人!

黑夫邁步上前,拍著張蒼的肩,給他打勁道:“雖然如今眾人皆醉你獨醒,舉世皆暗你獨明,恰似這烏雲將天地籠罩得嚴絲合縫,看不到一絲光,但只要鍥而不舍,定能守得雲開,見到日出!”

“不對。”張蒼卻笑道:“有時不管守多久,雲亦不會自己散去,非得伸手撥雲,方能見日!”

黑夫訝然,隨即與張蒼相視而笑。

笑聲中,下了半夜的雨,停了!

……

次日清晨,五更天時,驟雨已停,雲也有散開的跡象。

秦始皇已坐在山頂亭中,在群臣陪伴下,等待日出。

此時此刻,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彌漫,如同大海般廣袤,雲海中依稀可見十多個島嶼,雲霧繚繞,那是泰山的其他諸峰。

向遠望去,天邊雲彩如線,原本是灰白相間,但很快,就變成了五顏六色,這是太陽升起來了,其色純正,赤如丹砂,下有紅光,動搖承之,回首觀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,有的照到日光,有的照不到,或紅或白,顏色錯雜,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。

見此情形,秦始皇想起自己昨日謙卑地向上天告成,卻換來一場急雨,是夜換上了不卑不亢的姿態,與天賭鬥,結果卻是雲開霧散,旭日東升,不由露出了一絲冷笑:

“天,也欺軟怕硬麽?”

他認為,這場雲雨,是被自己的威勢撥開的!

是日,在轉晴的泰山頂上,秦始皇令兵卒立石,李斯親自撰字,工匠銘刻於石上,是為泰山石刻,頌秦始皇帝德,明其得封也。

“皇帝臨位,作制明法,臣下脩飭。”

“親巡遠方黎民,登茲泰山,周覽東極。”

“大義休明,垂於後世,順承勿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