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03章 祥瑞禦免(第2/3頁)

後果自然不用猜,秦始皇怒了,也不欲帶長子,罰他關在府邸裏抄律令,自己帶著群臣百官,開始了這場建國以來的公款旅遊。

黑夫聽後,只感覺牙疼,扶蘇之言雖然切中時弊,但他太過剛直,說話不拐彎,真是活該不討皇帝喜歡。

這時候,楊樛也跳過了這個話題,說起了前幾日,皇帝在鄒縣祭祀嶧山時,發生的奇事。

“陛下在山上舉行祭禮時,隨從官員在山下聽到山上象有呼喊‘萬歲’的聲音。百官皆奇,等陛下下山後,以此事告之,陪祭的列侯、儒生皆不知,只有方士盧敖奏稱,說這恐怕是陛下德行臻治而導致的祥瑞……”

皇帝聞言大喜,免除了本地三百戶人家的稅賦,以他們以租稅作為嶧山祭祀的費用,把他們的居住區的小城,命名為“崇高邑”。

此事有些蹊蹺,不足為信,再加上有方術士攙和,黑夫頓覺不妙,暗道:

“秦始皇這麽做,恐怕要開一個壞頭啊,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,這簡直是在鼓勵群臣發揮想象力,獻上亂七八糟的祥瑞來,給封禪造勢!”

……

黑夫得以目睹封禪,但他對這些古代的禮儀,只知道皮毛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,所以來之前,他還虛心地找即墨的“縣三老”浮丘伯補過課。

浮丘伯告訴他,古代的封禪之禮儀不得而知,最近的一次,是齊桓公在葵丘之盟後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,便想要進行封禪。管仲不以為然,他先是陳述了一番自古以來封禪的案例,然後指出只有“受命”的君主才能封禪,希望借此打消齊桓公的念頭。

但桓公卻認為,自己北伐山戎、西伐大夏、南伐至召陵,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,功業非凡,即便與三代相比,也相差無幾,這自然是“天命在我”的體現,因而堅持己見。

管仲見狀,只好改變策略,以沒有比翼鳥、比目魚、鳳凰麒麟這樣的神奇祥瑞降臨為理由,再次加以勸阻。最終,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,沒有進行封禪……

而今也一樣,秦始皇的封禪,萬事俱備,只差祥瑞捧場了。

皇帝好祥瑞,這是群臣心照不宣的事,秦始皇既統一天下為帝,盧敖、侯生便以陰陽五德之說遊說他說:“黃帝得土德,黃龍地螾見。夏朝得木德,青龍止於郊,草木暢茂。殷朝得金德,銀自山溢。周朝得火德,有赤烏之符。此乃五德始終也。”

“如今秦朝取代周朝,按照五德之說,乃是水德勝過了火德,當年秦文公出外打獵,曾得到一條黑龍,這就是水德的祥瑞!”

這是在為帝國的合法性背書,秦始皇深以為然,便把黃河的名改為“德水”,以冬季十月為每年的開頭,顏色崇尚黑色,尺度以六為數,音聲崇尚大呂,政事崇尚法令……

這是五德始終和黑龍祥瑞對秦始皇施政的影響。

果然不出黑夫所料,等他們穿過郎衛軍構成的層層防線,進入行宮時,濟北、薛郡各縣官員,正爭先恐後地向皇帝奉上祥瑞呢!

薛郡郡守,說皇帝剛進入薛郡時,魯城附近的農夫,獵獲一只獨角的獸類,看它的皮毛模樣象麃,也就是麅子。薛郡守以為,這就是當年孔子將死前,遇見的麒麟。

而臨淄郡守,則玩起了其他花樣,說近來臨淄城外的山上,常有獵戶聽到奇怪的鳥鳴,找來當地方士一問,說很像是鳳鳴,還有人撿到了鳳凰鮮艷的羽毛。

麟鳳五靈,王者之嘉瑞,這兩件事被認為是大吉大利。

濟北郡守找不出獨角麅子和鳳羽,索性拿著不知從哪裏找出來的六穗禾獻上,說這真是天地造化,王者之風帶來的好事。

而博陽、鄒縣的縣令,甚至連鵝生雙卵,柳樹八月裏生絮,但凡有點不尋常的事,都拿出來作為祥瑞獻上。

黑夫不由感慨,五年,僅僅五年時間啊,滅齊楚時,莫不恭儉、敦敬、忠信的秦吏們,在關東的花花世界浸淫數載,卻變成了一群馬屁精。

雖然他也會違心恭維,但還沒到這麽不要臉的程度。

看來不止是膠東,這就是現如今,帝國從上到下,彌漫的風氣!

一時間,各種奇葩祥瑞爭奇鬥艷,將整個行宮搞得烏煙瘴氣,那些從鹹陽來的列侯百官,有了公子扶蘇勸阻封禪惹怒皇帝的先例在前,也都心照不宣,沒有哪個聰明人站出來,戳破這些低劣的“祥瑞”。

黑夫就這樣穿過了充斥著鳥鳴獸嘶,好似一個動物園和展覽館的行宮庭院,時隔大半年,又見到了秦始皇帝。

皇帝依舊高高在上,服冕乘軒,只是被旒(yǎn)簾遮住的面孔,無喜亦無怒,似乎是厭倦了這些爭先恐後送到跟前的祥瑞,又不得不陪他們演一場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