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79章 民無信不立(第2/3頁)

既然都是秦人,那就好辦了,黑夫先清了清嗓,談了下以始皇帝為領導的中央政府對膠東局勢的重視,又聊了聊膠東郡在第一個五年計劃裏取得的成績,隨即,就開始讓大家暢所欲言,談談工作上的不足之處……

眾人面面相覷,這位郡守開會的方式倒是新奇,你推我攮,好歹湊了些“不足”出來。

既然他們不老實,黑夫便自己點名了。兵曹掾很倒黴,第一個被點到,黑夫笑著問他道:

“內城和街巷上滿是兵卒巡視,如臨大敵,是你下的令?”

兵曹掾應諾,他這麽做,本心存討好之意,卻被黑夫批了一頓:

“汝讓兵卒在外面設鹿角,持弩守之,不知道的,還以為出了內城,就是敵國!區區幾個盜賊就如此作態,豈不讓即墨人輕之?立刻將放出去的崗哨兵卒撤回來,外松內緊即可!”

一番敲打後,黑夫對兵曹做了一些小的人事調整,將自己從北地、南郡帶來的一些個有爵位的門客騎從,安插進郡兵之中,擔任軍吏。

這是在為月余之後,共敖結束淳於的任務,來到郡城後,將兵權交給他做準備,秦兵雖寡,僅有數百,但多一把劍,黑夫晚上睡覺也能安心些。

至於其他曹掾,黑夫暫時沒動他們,初來乍到,手下又沒有足夠的人才能補上,不宜搞太大的人事變動。

讓眾吏下去後,黑夫只留了陳平,問他道:“如今威已立,事已明,兵權也開始著手掌控,你的後三策,又是什麽?”

……

陳平先前賣了個關子,只言前三,此刻便道:“第四條,是立信。當年,子貢問孔子,應當怎樣治理國家?孔子說,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

“子貢又問,若不得不去掉兩項,只留其一呢?”

“孔子答,去兵,去食,因為若民不信其官吏君主,則國不存焉!是故,民無信不立!”

孔子的原話是這樣,但在陳平看來,若不掌握兵權,空談立信,是沒有用的。

黑夫頷首:“商君當年變法,也是先徙木立信,但即墨人怨恨秦吏,我又當如何立信?”

“或可從新開設的學室入手。”

陳平給黑夫出了一個主意:“讓吏學一月後考試,膠東子弟能說秦言最佳者,能書秦篆最嫻熟者,能背誦律令最多者,皆賞五十金,並將其列入官吏簿冊,可以一邊學律,一邊領一份鬥食俸祿!”

五十金當然不是什麽黃銅,那是騙人玩,而是正兒八經的黃金,加起來也有近三千錢,相當於沛縣劉亭長一年的工資,可不是小數目。富豪之子或許不在乎,但那些得以免費入學的小地主家子弟,肯定會心動。

“如此一來,既能讓學室的膠東子弟競相學習秦言秦字,又能借他們之口告訴所有膠東人,官府言而有信。”

黑夫突然興奮了起來:“不必只做一次,可使之成一項制度,一月為月考、半年為期中考、一年為期末考。小學升吏學,為中考,吏學升佐吏,為高考!給考試優異者發的錢,就叫獎學金!”

陳平沒想都黑夫會想出這麽多門道,愣了愣,拱手:“一切如郡守之言。”

考試大法好啊!黑夫頷首:“此策甚善,只要考試優異者得錢,必宣揚官府守信,而膠東人將爭相使子弟學秦言秦篆,第五策呢?”

陳平道:“信既立,接下來自然是足食了,春耕在即,郡守當委任良吏,效仿南郡、內史之事,在即墨修公廁,再推廣堆肥漚肥之術。”

即便有官府支持,科技傳播速度依然很慢,膠東距離秦地實在太遠了,黑夫在沛縣窺見的公廁,這裏尚無,更別說堆肥漚肥之術了。雖然黑夫沒辦法更改朝廷稅率,但若能把產量提上去,將蛋糕做大點,或許農民的對重稅的怨憤就沒那麽大了。

黑夫沉吟:“第六策又是什麽?”

陳平道:“王者之政,莫急於盜賊,如今膠東多盜,已經張狂到行刺郡守的程度,等春耕結束,官府騰出手來,必須按照淳於縣查到的線索,肅清郡中任俠盜賊,以震懾宵小!”

見黑夫皺眉,陳平又道:“以上諸事,郡守也不必事必躬親,而當使雞司夜,令狸執鼠,皆用其能,上乃無事,從諸吏中挑選善者任之。”

黑夫點點頭,郡守和郡尉不同,什麽都要管,陳平作為長史,雖然能替他分擔,面臨繁雜的工作,也分身乏術。

故而,他必須分權。

但黑夫現在最缺的,就是能分任各處,獨當一面的人才,郡中官吏的脾性才能他還不熟悉,無法信任。學室裏的各氏子弟,學成尚有一年半載,也派不上用場……

就在這時,卻有門客小吏來報,說即墨內城門處,有人自稱郡守之客,請求謁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