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78章 法教(第2/2頁)

這件事,讓田角感到來者不善,明眼人都能看出,這是在挑撥膠東豪貴內鬥啊,但明知是計,又不得不防。

一手硬一手軟,人未到而兇名先至,這套組合拳打得膠東貴族眼花繚亂,都膽戰心驚地提防著,不知這位新郡守抵達即墨後,又要做什麽大事。

但在田角看來,黑夫想靠這點手段,就在即墨站穩腳跟,也太瞧不起他們了。

即墨百姓,過去是極度擁戴田齊的,這裏不僅有田單將數萬人抵抗燕軍五年,最終復齊的往事。齊亡前,即墨大夫亦是最強硬的抗秦派,力勸齊王建,可惜他不聽!

不假手田角兄弟,就想在本地紮根,統治十余萬敵視秦人的即墨百姓,無異於癡人說夢!

於是新郡守尉氏抵達即墨城後,田角就讓弟弟田間不斷往來於城池和宅邸間,打探其動向。

在約談郡尉、郡丞、監禦史,四位大吏開了一天會後,郡守黑夫終於又出手了,讓人沒想到的是,他到郡後頒布的第一條政令,居然是……

“法教?”

弟弟田間回來告知他這個消息時,田角愣了愣。

所謂法就是律法,教則是教化,分開很容易懂,可一旦連到一起,就讓人琢磨不透了。

“述政文書抄下來了麽?”田角急促地問道。

“讓人抄下來了。”

田間將手中的簡牘奉上——膠東多竹木,有秦人官府色彩的紙張,不被豪強儒生喜愛。

卻見這簡牘上,第一行就寫道:“法者,天下之儀也。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,百姓所懸命也。”

田間勇武少文,對此不明所以,但在稷下遊歷過的田角卻沉吟片刻後到:“是管夷吾的話……”

這倒是少見,一個秦吏,居然會以齊人管仲的話,作為政令開篇?不過,田角聯想到前幾年在臨淄修的“靖邊祠”,裏面祭主便是管仲,聽說即墨也要開修了。

“拜晏嬰,祭管仲,這位黑夫郡守,真是來者不善啊。”田角大搖其頭。

他接著往下看:“管子又言,凡牧民者,使士無邪行,女無淫事。士無邪行,教也;女無淫事,訓也。教訓成俗,而刑法省,數也!”

“本郡守初至膠東,卻聞膠東士多邪行,常以任俠亂禁,豪長不知律令,孩童不識陛下,卻誹謗秦法苛刻。古人雲,不教而殺謂之虐,本吏不欲擅殺,必先效管子之言,以秦吏為師,以律法教化士人,推移至百姓,使萬民鄉風,以省刑罰也。”

上面是借管仲的話,減少齊地士人的排斥心理,同時假惺惺地宣布自己是和善的人,相信教化的力量,不會濫行刑罰,下面才是這條政令的主體:

黑夫宣布,從一月起,將在即墨開設吏學、小學兩個學室!

吏學選擇性征辟豪長子弟年滿十六歲者入學,分兩個班。

乙班學習秦言、秦篆,半年通過秦言、秦篆考試者,升入甲班,未通過者繼續留級補考。甲班學習秦律半年,粗通律令者,可在官府為吏。

吏學其實就是青年幹部速成班,官府選誰,誰就要送子弟來,顯然是給晏、國、高、鮑、呂等姜齊舊族開的後門。以希望他們一年半載後,能成為佐吏,協助官府控制鄉裏。

但小學就不一樣了,所有即墨的大族、豪貴,皆要將八歲以上男孩送至學堂,學習秦字、秦言,違令者嚴懲!

不管是小學還是吏學,除了法律、語言課外,還有一門公共課,每月初一十五,在新建的靖邊祠,在管仲塑像前上課,此課面向全社會公開,以秦、東齊雙語進行宣講。

黑夫郡守將親自出馬,編訂教材,讓願意與官府合作的儒生,向孩子們宣揚一些重要的事:

比如姜齊的悠久歷史,與秦國的友好關系,數代聯姻,惺惺相惜,以及被田齊篡位,君臣遭虐殺放逐的悲慘經歷。

還有,每個膠東人該牢記於心的核心價值觀:

“諸夏同祖,秦齊一家,東西共榮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