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43章 紅氅(第2/2頁)

老虎山乃賀蘭山在大河東面的余脈,以山上有老虎出沒而得名,此虎乃是華北虎的分支,體色連同斑紋都很淺,卻又並非白色,很適合草原的環境。

老虎山下芳草萋萋,是不錯的放牧場,且扼守通往河套的山隘。頭曼單於讓一個千夫長在此放牧萬余牛羊,以及備用的一萬匹馬,和人一樣,若把牲畜統統集中於一處,當地草皮是完全不夠啃的。

匈奴人本想著圍點打援,但李信用兵之法喜歡出奇制勝,他竟置友軍於不顧,直沖匈奴後方。這舉動,著實嚇了頭曼單於一大跳,他安排在西面的一千斥候阻止不及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秦騎船只向下遊而去,回報單於後,單於便讓須蔔盛帶著萬五千騎去解救……

這下,匈奴對白羊山的攻勢只能停止,李信的圍魏救趙之策,的確有用。

須蔔盛還是慢了數個時辰,等他率軍馳至老虎山時,這裏只剩下一片狼藉,氈帳冒著滾滾濃煙,放牧的匈奴人被開膛破肚,死於地上,屍體和被殺的牲畜混雜在一起,牛羊馬群則不知所蹤,或是遭到驅散,或是被秦軍趕走。

等他們尋覓著馬蹄印,趕到老虎山腳下的河邊時,卻看見了驚人的一幕:木制船只連成了浮橋,最後一批秦軍正趕著繳獲的馬匹橫渡大河,河對岸,一面巨大的旌旗正在風中獵獵作響……

烏蘭盯著那面旗幟上的符號,獨眼都要瞪出血來!

去年秋天,烏蘭跟隨大當戶東征時,一支人數僅數百人的軍隊,卻給青山峽以南的部落帶去噩夢和災難。上千匈奴牧民死於非命,其余百人被剮了眼睛,流著血淚被解救後,他們蘸著血,寫下了襲擊自己的秦人旗幟符號……

那是篆書的“李”字!

亦是烏蘭眼前的旗幟,他知道,屠戮自己部落的仇人,就在河流對面!

在秦人的操作下,浮橋解體,船只逐漸朝西岸靠攏。河水不淺,匈奴人若此時渡河,恐怕會被秦軍迎頭痛擊,就算上了岸,西岸是名為長流水、蒲草泉的水澤密集之處,騎兵縱然沖殺過去,也不易發揮,而秦軍中,除了輕騎,尚有不少全副武裝的步卒……

白發紅氅的將軍似乎也清楚這一點,他站在河對岸,冷冷地注視著遲來的匈奴人,一擡手,他的兵卒押著上百名被俘獲匈奴人來到河邊,他們統統被按在地上,發辮垂落。

隨著紅氅將軍手臂揮下,斧鉞斬落了上百人的頭顱!鮮血如注,同圓滾滾的首級一起滾入水中,將這片河流染成了淡紅色……

萬余匈奴人看著這一幕,射雕者烏蘭盛怒之下,幾欲望縱馬沖過去,卻被大當戶須蔔盛拉住了。

“別上當,他在故意激怒匈奴人。”

須蔔盛盯著那位紅氅將領,只感到一陣駭然。

他是匈奴中,和秦軍交戰次數最多的人,去年遇到的秦北地郡兵,其將領作戰穩而慫,就守著營壘,絲毫不露半點破綻,等匈奴人急躁犯錯時,才將計就計。

須蔔盛本以為這就是中原人的戰法,但今日,對岸那紅氅將軍,卻刷新了他的理解。

喜歡用騎兵孤軍深入,不正面迎戰,卻瞄準匈奴的軟肋,屠其牲畜,得勝後立刻撤走,讓自己逮不到他的尾巴,卻又不敢大意,因為不知道其不知何時,又會對你發動意想不到的進攻,且招招致命……

須蔔盛對秦人忌憚更深,暗道:“輕騎狂飆,利則進之千裏,不利而果斷遁走,且心狠手辣,這紅氅秦將的打法,不似秦將,反倒像一個……匈奴人!”

……

擅長騎兵作戰的李信以圍魏救趙之策,牽制了匈奴萬余騎至大河邊防備的同時,被匈奴大當戶認為打法“穩而慫”的黑夫將軍,也已提步卒兩萬余,緩緩而行,進至都思兔河口,就地紮營,驚得匈奴斥候再度飛馬回報頭曼單於……

秦匈兩軍的繩結,即將在這方圓百裏之內打死,一場大戰,一觸即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