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!(第2/2頁)

秦朝過去從未和匈奴這類草原行國作戰過,雖然加大了騎兵的比例,但作戰思想還是過去打六國的那一套,便是以勢逼壓。

又迫於交通和後勤壓力,兩千裏的戰線啊,秦軍不可能將所有人集中於一處,那樣不用打,自己的補給便先崩潰了,於是只能采用“分進合擊”的方式。

看上去,秦軍足有三十萬大軍,雖然其中一半是民夫,而匈奴在失去了林胡、昫衍,又被黑夫打了一場勝仗後,實力大損,以寡敵眾,很難獲勝。

但何謂眾,何謂寡呢?

絕不是總兵力簡單的加法,而是要看限定時間、地點內,雙方投入的力量,這亦是孫子兵法裏孜孜以求的“我專而敵分”,換成後世的話,就是約“集中優勢兵力,各個殲滅敵人”。

作為兵力較弱的一方,匈奴若傻乎乎地與秦軍主力決戰,勝算不高。他們只能利用地形,機動作戰,鉆進秦軍各部之間的空隙,集中兵力,先殲滅其中一部。

至此,匈奴人籌劃了半年的戰法,也呼之欲出。

“先利用秦軍屯糧休戰的小半年時間,慢慢撤走人畜,反正草原茫茫,夏天時到處都能放牧,如此便能讓我軍深入塞外,拉長補給線,也將自己的目的,全然暴露!”

“而匈奴則集中兵力,任爾幾路來,我只一路往。”黑夫道:“頭曼單於,定是這樣想的罷!”

“沒錯,識眾寡之用者勝。”

李信頷首:“這一次,匈奴人獲得了取勝的先手了!”

這就是戰爭,計劃總趕不上變化。

扶蘇握緊了腰間的佩劍,即便全勝奪取北假、河南,他尚不覺得秦朝所得大於所失,更何況先覆滅了一路?那可是兩萬士卒啊!若殞命於塞外,縱然扶蘇不需要對上郡兵負責,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般。

這時候,黑夫凝視地圖,卻突然大笑了起來。

帳內眾人都一籌莫展,扶蘇見黑夫忽喜,便道:“尉將軍莫非是有什麽對策?”

黑夫頷首道:“其喜之因,是馮劫將軍,為大秦尋找了一個殲滅匈奴主力的大好機會!”

眾人面面相覷,唯獨宿將李信反應過來:“沒錯,頭曼單於雖然狡猾,恐怕料錯了一點。”

他點著地圖上,白羊山的位置道:“他挑中的,可不是一枚好捏的柿子!”

黑夫表示認可:“沒錯,我大秦四路邊軍,每一路,都是經歷過掃六國考驗的勁卒,皆是難啃的硬骨頭!”

“但我聽說過一句話。”

扶蘇進入軍旅後,還是讀過一些兵書的,雖然只處於初步理解階段。

他說道:“古人雲,一車當六騎,六騎當一卒。夫車騎者,軍之武兵也,十乘敗千人,百乘敗萬人;十騎敗百人,百騎走千人,此其大數也。”

“眼下,馮將軍更是位於草原平闊之易地,以一步敵一騎尚且不如,何況以萬余之眾,敵六萬胡騎?”

秦朝最擅長使用騎兵的李信卻搖頭:“公子,兵法裏還有一種說法,車騎不敵戰,則一騎不能當步卒一人。”

戰車和騎兵的運用不恰當,在戰鬥中一名騎兵還抵不上一名步兵。騎兵是軍隊的眼睛,可以用來偵察警戒,跟蹤追擊潰逃之敵,切斷敵人糧道和襲擊散亂流竄的敵人,即便匈奴人擅長騎射,對騎兵的運用,因為沒有高鞍馬鐙,也僅僅如此。

他們在草原上的運動戰裏當然很強,但圍攻步卒堅固的車壘,沖擊強弓勁弩的陣線,卻不是長項。

黑夫補充道:“尤其是上郡兵,上次借給北地一千材官弩士護衛糧隊,便射得數千匈奴騎兵狼狽而退,今又處於有利地形,若靠白羊山以四武沖陣迎敵,匈奴短時間內,絕不可能破陣而入!”

黑夫擡起手,手掌將地圖上,整個河南地都包括了進來:“匈奴人以為他們包圍了上郡兵,殲滅後可以全身而退。殊不知,在其之外,三部秦軍雲集,羌、蒙二將軍也定發現匈奴主力不在北假,而在河南地,已派兵過來支援。”

“現在,只要上郡兵堅守陣地,拖住匈奴人,而我北地、隴西兩軍前去馳援,截斷匈奴向北撤往河套的道路,使之不能攻又不能退,困頓於沙漠、大河之間,等羌、蒙二將軍的援兵抵達……”

黑夫敲打著白羊山馮靈甫的位置,樂觀地說道:

“便能裏應外合,給匈奴人,來個中心開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