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38章 無懼無退(第2/3頁)

李信、蒙恬的表現超出他也就罷了,對此二人的本事,馮劫是十分佩服的,並將此歸結於隴西、雲中方便讓人發揮。但讓馮劫不太爽利的是,他偏還被出身低微的“南蠻邊鄙之人”黑夫壓了一頭。

西拓之策是黑夫首倡的,羊毛衣是他提議的,靖邊祠是他鼓搗出來的,馮劫等人奉秦始皇之命履行,有點拾人牙慧的意思。

不僅在言辭方面占了先,黑夫還是個能幹實事的人,就在馮劫為招降林胡自得之際,北地郡已經派細作把匈奴摸了個遍,順便離間了匈奴單於與其子。河南地一片混亂,使得秦軍去年能輕取花馬池、林胡,全然成了北地郡的功勞!

而今,四郡分四路出兵,誰若是徒勞無功,甚至迷路敗績,便難免尷尬,馮劫知道,若再屈尊於羌瘣之下,他根本混不到什麽亮眼的功勞,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:

上郡出偏師,借道林胡,出其不意進攻白羊部,奪其牲畜積蓄為己所用,如此一來,可將河南地一分為二,阻斷匈奴南北通訊,截斷了賀蘭山匈奴部眾北退的後路,和隴西北地匯合後,還可向北進發,進攻這場戰爭,秦軍最後的軍事目標:河套!

讓馮劫高興的是,他的請求得到了秦始皇帝的贊賞,終於得到了單獨出師的機會,不再做羌瘣,或是任何人的影子!

他現在征服了白羊,斬首近千,虜獲牲畜數萬頭,算是和去年北地郡的戰果持平。

接下來,就要在對賀蘭的軍事行動中取得先機!

“匈奴賀蘭軍聞白羊敗,又知上郡、北地均在向賀蘭進軍,唯恐遭到包圍,必率部眾遠遁。”

從賀蘭草原去往河套的道路有二,分別位於賀蘭山南麓,以及大河邊,搶在匈奴人逃竄前占領南道,是李信的任務,馮劫就只管控制河道了。

可以這麽說,要完成對賀蘭匈奴人的甕中捉鱉,上郡兵就相當於甕蓋。

若是蓋得不夠及時,這只大鱉可要爬出鍋了……

於是,消滅白羊部,令部屬休憩時,馮劫做出了一個決定:

“三千車騎先行,步卒休憩一日後緩緩上路!”

馮劫對他們寄予厚望,但終究還是落空了。

三日後,在都兔河的下遊,馮劫的前鋒遇到了狼狽逃回的百余車騎,個個疲倦而驚恐,說他們在渡過大河時,突然遭到了上萬匈奴騎兵的突襲,十死六七,其余人向著四面八方潰敗……

“上萬匈奴騎兵!”

馮劫感到一陣不妙,整個賀蘭地區的匈奴男丁加到一起,也沒有這個數啊!這些匈奴人來自何處?

謎題很快揭曉,在秦軍在白羊山謹慎地就地紮營防備時,數量足足有五六萬頭戴氈帽,手持彎弓的匈奴人呼嘯而至,包圍了他們!

瞎了一只眼的射雕者烏蘭,手擎代表單於王庭的鷹旗,深深立在了秦軍轅門之外三裏處!

凝視著馳騁挑戰的匈奴人,馮劫的面色,漸漸發白。

……

“得立刻回去,將此事立刻告知尉將軍!”

付出了十數人的性命為代價,奉黑夫之命,去給馮劫傳信的良家子甘沖一行人,才得以讓斥候靠近到十裏之內,看清了那邊發生的事。

夏末的草原上,晨霧如低拂過地面的雲,被撕成輕薄的片縷,在閃著金光的都思兔河上緩緩滑過,白羊山下,數千個白色的氈包遍布在這青翠草原之上,像一陣細雨後,綠茸上新長出來的蘑菇……

九死一生才逃回來的斥候說,每個氈包,都住著十個匈奴人,總計數萬人之多,他們的馬兒,幾乎將河邊的草地啃光,騎上它們馳騁,如同驚雷在大地盡頭轟鳴,持彎弓射箭,則能下一場鋒利無比的雨。

黑夫和李信在賀蘭山草原找了許久的匈奴人,原來全部在這!

他們已經將馮劫經濟的步卒團團包圍在白羊山上,那只是座高不過百尺的小丘,匈奴人不斷發動沖擊和拋射,靠著稀疏的林木,馮劫手下的步卒在艱難抵擋著匈奴人的圍攻。

隔著十多裏,甘沖似乎都能感受到,數萬匈奴輕騎奔騰時的隆隆巨響……

還有嗚嗚的號角聲,卻是從不遠處傳來的,盡管他們隱蔽在丘陵的山坳裏,但仍被一支巡邏至此的匈奴騎從發現。

甘沖知道,很快,四面八方聽到號角的匈奴斥候,就會聞訊趕來,剿殺他們。

“得有人立刻回去!”

他重復著這句話,立刻挑了十名最善騎馬的部下,讓他們不顧一切,向南奔馳!

在十人迅速向南離開後,甘沖自己卻留了下來,他看向剩下的數十人,他們眼中或晦暗,或恐懼,任誰都知道,自己已深陷險境了。

甘沖目光堅毅而決絕,他是最出眾的三名良家子之一,但風頭卻不及羌華、傅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