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7章 誇父逐日(第2/2頁)

“百年前,陳寶祠巫祝曾祭祀過誇父,故老朽以為,這十二巨人,實乃誇父之後也!”

“誇父?”這倒是一個新解,秦始皇多了一絲興趣,開始認真地聽了起來。

“大荒之中,有山,名曰成都載天。有人珥兩黃蛇,把兩黃蛇,名曰誇父,誇父亦巨人也。”

“又言:誇父與太陽競跑,想要去日落之地看看,途中,誇父感到口渴,想要喝水,就跑到大河、渭水邊上飲水;黃河、渭水的水不夠,又去北方大澤飲水,誰料只走了一半便渴死。其頭顱變成了隴山,手臂變成了秦嶺、雞頭山,腳變成了崤函,連桃木手杖也扔在腳邊,化作桃林,這便是桃林之塞的由來……而秦川八百裏,不過是誇父寬敞的脊背。”

這是新解,秦始皇微微頷首,聽得津津有味。

“誇父死後,其後繼承誇父之志,繼續西遷,至於昆侖、天山,附於西王母之邦,稱巨蒐氏……”

誇父逐日和西王母的故事,在中原流傳頗廣,但巫稚卻是第一次將兩者結合的人,秦始皇眼前一亮:

“大巫的意思是,那十二巨人,乃誇父之後巨蒐氏,而他們又是西王母之邦派來的使者?”

“然也。”

巫稚順著皇帝的意思如是說:“老朽以為,大概是陛下一海內之功績,沿著河西,過流沙,傳到了天山、昆侖之間。西王母聞之,便令誇父之後十二巨人來覲見天子。然西王母之邦乃神仙之國,十二巨人至人間,凡人之目只窺其一瞬,之後便無形無影。”

“唯獨陛下,收六國之兵,削鋒鏑,鑄以為金人十二,讓那十二巨人得以依附於金人之上,如今陛下過隴山,欲西拓開邊,巨人便入夢拜見,大概是想邀請陛下像周穆王那樣,赴西王母之邦……”

而後,巫稚便現學現賣,說起了他在那本《穆天子傳》裏看到的故事。

“傳聞西王母之邦在昆侖之墟,又或在天山之上,天山有瑤池,昔周穆王肆意遠遊,命駕八駿之乘,右服驊騮而左綠耳,右驂赤驥而左白犧。主車則造父為禦,馳驅五千裏,至西王母之邦。遂賓於西王母,觴於瑤池之上。西王母為王謠,王和之,其辭哀焉。又隨西王母以龍車為駕,去西海之濱的禺谷觀日之所入,一日行萬裏……”

“後人常言,周穆王一生中享盡了快樂,仍然活了一百歲才死,當時的人們還以為他羽化登仙了,據說,這是因為,喝了西王母瑤池的瓊漿玉釀,便可長壽……”

隨著巫稚本土傳說結合《穆天子傳》的講述,秦始皇已正襟危坐,沉浸在西王母國的傳說中,在巫稚說完後,仍有些意猶未盡。

仔細想想,周穆王與他的愛好倒是有些相似,都不喜歡一生呆在一個地方,而想要去看看天下之大,九州之饒。

秦始皇不由嗟嘆道:“朕功蓋三皇,德超五帝,卻有些羨慕周穆王這一庸碌守成之主。”

巫稚亦道:“故西王母才讓十二巨人來邀約陛下西行!”

秦始皇道:“我曾聽烏氏倮說過,西方渺茫,流沙千裏,又有羌人、戎王、月氏為阻,豈能輕易去得?”

巫稚道:“故在陛下的夢中,才有白馬為載,黑犬為引,助陛下西行。”

秦始皇卻皺眉:“且慢,夢中情形,明明是白馬黑犬引朕往東。”

巫稚連忙補漏道:“陛下照鑒時,可發現,鑒中方向與現世是反的,夢中亦然,再說,那黑犬,不是引陛下找到十二金人了麽?”

“原來如此。”秦始皇舉起雙手至頷前道:“還請大巫詳言,白馬黑犬又有何寓意?”

巫稚卻道:“下臣無能,時間倉促,暫未得詳解,這白馬黑犬,或是助陛下西行之人。”

白馬暫時沒想出來,但黑犬嘛……秦始皇卻有個想法。

“黑犬,西行,西拓?”

秦始皇直起身子,目光越過了巫稚,看向了廳堂門口,正襟危坐,一臉正直,但橫看豎看都覺得比旁人黑的少府丞黑夫。

他露出了一絲了然的笑。

“朕曾聽人說過,黑夫在做亭長時,曾自稱大秦天狗?”

……

PS:弛驅千裏,至於巨蒐氏之國。巨蒐氏乃獻白鵠之血以飲王,具牛馬之湩以洗王之足,及二乘之人。已飲而行,遂宿於昆之阿,赤水之陽。別日升於昆之丘,以觀黃帝之宮,而封之以治後世。遂賓於西王母,觴於瑤池之上。西王母為王謠,王和之,其辭哀焉。迺觀日之所入,一日行萬裏。王乃嘆曰:“放乎!予一人不盈於德而諧於樂,後世其追數吾過乎!”穆王幾神人哉?能窮當身之樂,猶百年乃徂,世以為登假焉。——《列子·周穆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