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38章 叛徒!(第2/3頁)

他只好尷尬地說道:“下吏每逢空閑,也會時常修習弓弩。”

“身為皇帝身邊郎衛,可不能有一絲差池啊。”

葉騰感慨道:“我聽說中車府令趙高,雖然年近四旬,卻每天日出便起,修習劍術射藝,駕車在外馳騁數裏,只為不讓身體松懈稀疏。除了武藝,他在文法上也冠絕一時,尤其那一手好字,唯獨廷尉、胡毋敬能與之相比。陛下之所以信愛他二十年而隆恩不減,很大原因,是身邊無人能比他更盡忠職。”

黑夫凜然,中車府令趙高,管著皇帝車駕,出行時才有任務,所以平日裏,只遇到皇帝要他起草詔書時才進宮,與黑夫見面的次數不多。

每次遠遠見了,趙高都露出笑臉,上前跟黑夫打招呼,言辭得體,不卑不亢。

但黑夫總覺得,那如沐春風的笑臉背後,恐怕是一顆毒蠍般的心,所以也只同他虛與委蛇,暗地裏卻十分提防。

從投壺聊到射箭,黑夫聽得出來,老領導是在指點自己啊。

“郎衛近臣需要如上滿弦的弩機一般,蓄滿力量,隨時搭箭待發,而唯一能扣動懸刀的人,便是陛下!”

“宮中郎官數百,雖然近來陛下看上去十分信重你,但切勿恃寵而驕,你務必知道,你現在的一切,都是拜陛下所賜!沒了陛下的優寵,你什麽都不是!那些逢迎你,拉攏你的人,一夕之內便會棄你而去!”

葉騰在向黑夫灌輸為人臣之道,但這句話黑夫倒是不敢苟同。

他是靠著自己的軍功,一步步到達這個位置的,又不是幸進之臣……

但嘴上,還是得唯唯應諾。

乘著葉騰拿起箭矢投壺,黑夫醞釀了下語言,同老領導聊起了另一件事。

“我從渭橋上過來時,看到了一些從山東遷來的移民,或駕車,或推輦,從渭南往西而去。”

“是啊,第一批遷虜已至。”

葉騰輕蔑地將山東六國故地移民稱作“遷虜”,意思就是被強遷的戰敗國移民。

這位大秦的“直隸總督”都是如此態度,就不要指望那些移民能得到多好的待遇了。雖然遭到遷徙的,至少都是家財十萬錢以上的中人之家,或是商賈手工業者,但他們在故鄉的不動產顯然是不可能帶過來的,遷徙又倉促,行詣遷處,少有余財,不少人家走到鹹陽時,已經跟要飯的沒什麽區別了。

按照計劃,一共要遷徙十二萬戶西來,當然不可能全放在鹹陽。據黑夫所知,鹹陽只是一個中轉站。那些“遷虜”中,一萬戶將遷北地郡,一萬戶遷隴西,一萬戶遷北地,一萬戶遷巴郡,一萬戶遷漢中,兩萬戶遷蜀郡。剩下的五萬戶,才會被分配到內史各縣,平均下來,內史四十縣,一縣要接收一千戶人家,這就意味著,起碼要新開辟十萬畝土地才夠用。

而被分配了一萬戶遷虜的鹹陽,渭北已人煙稠密,無從安插,只能將這些陸續到達的移民放到渭南去。

但即便如此,也需要至少百萬畝新田地,才能裝下這龐大的移民人口!

“陛下欲開放上林等五苑,供遷虜之民耕作!”

所謂五苑,是指分布在渭水南部的多個王室園林,範圍極廣。東起藍田、宜春沿終南山而西,至長楊、五柞,瀕渭水而東折,其地廣達三百余裏。

這是關中人口較少的地方,苑中岡巒起伏,深林巨木參差,河流流淌,池沼密布,孕育了無數各類禽獸魚鱉,乃過去百年間,秦國王室理想的狩獵場所。

但開放五苑,卻是破天荒頭一次。

早在秦昭王時,秦大饑,丞相範雎便請求秦昭王說:“五苑之草木、蔬菜、橡果、棗栗,足以活民,請發之。”

然而秦昭襄王思索一番後,卻拒絕了這個要求,理由卻是讓山東人瞠目,而秦人則信服的:“秦法,使民有功而受賞,有罪而受誅。今發五苑之蔬草者,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也。夫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者,此亂之道也。夫發五苑而亂,不如棄棗蔬而治!”

於是縱然饑荒橫行,心如鐵石的秦昭王卻寧可守著律令,也不願意開放讓百姓就食。五苑麋鹿歡快奔跑之際,外頭餓死的百姓不知凡幾。

這是秦昭王一生中,最被人詬病的一件事。

可秦始皇則與自己的曾祖父做出了不同的選擇,他決意開放五苑,讓數萬移民在此定居生活,開辟土地。

內史騰對此策贊不絕口:“陛下仁德,上利國家之用,下增農桑之業,百利而無一害也。”

但他又搖頭道:“可即便現在開耕,也已錯過春種。恐怕直到明歲秋天,遷虜們才能種出第一批糧食來,在此之前,都得由官府養著。雖說關中也已廣建公廁,收集糞肥,開始做堆肥漚肥之事。關中本就是天下糧食畝產最高的地方,又有美糞之利,明歲定能豐收,但驟然多出五萬戶,三十萬張嘴來,恐怕糧價也要飛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