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83章 伍奢有二子(第2/2頁)

一位坐在他們邊上,梳理漁網,滿身魚腥味的老漁父擡起頭,聽完後,卻哈哈大笑了起來。

“我數年前去過下相,與項梁見過一面,此人雖不像其父、兄一般帶兵服戎事,卻常與淮北、東海、江東豪傑人物交遊,其善謀、深思、有勇略,卻絕不是汝等所說的無膽之人。”

二人見接話的只是一個老漁父,便揮手驅趕他道:“家國大事,你這漁父懂什麽?快去抓你的泥鰍吧!”

漁父搖頭嗟嘆:“肉食者鄙,未能遠謀,難怪楚國日益淪喪。”

他摘下了頭上的鬥笠,卻見其雖然五十多歲,卻精神抖擻,容貌不凡,而這酒肆的本地人見了,也紛紛過來向他行禮,稱其為“範君”。

兩個小貴族才知道,這是本地一位智士,不敢小覷,離席求問。

範君笑道:“三百年前,楚國伍奢被奸臣費無忌所害,為楚平王下獄。伍奢有二子,一為伍尚,一為伍員,皆賢,若不誅殺,將為楚之憂患,故楚平王使費無忌招之。伍尚為人仁,雖然知道赴難必死,卻為了自己仁孝之名,還是去了,結果便與其父同死。而伍員為人剛戾,善忍辱,伍尚束手就擒時,他便毅然逃走,去到吳國,背著不孝之名,行復仇之事,這才是真正能成大事之人……”

“眼下項氏二子之事雖略異,但本質也無不同,楚國大軍已在淮北喪盡,最後一點援兵也在壽春城外被秦軍設伏殲滅。項榮之徒不過數百,昌平君能用之卒也不過一萬,楚國大勢已去,淮南江東被秦攻陷是遲早的事。”

“此時起兵力敵暴秦,的確能得到輿情稱頌,但終歸難敵,也會讓下相項氏徹底覆滅。於是項梁以族人接受秦國招降,是為了保全宗族。”

“我聽說秦國攻克壽春,竟沒有大肆屠戮,可見其欲兼並楚國,還欲凝固之,還有什麽比寬釋項氏,更能讓楚人安心順服的?如此一來,項榮兌現了與楚國相始終之諾,項梁則活而忍辱,也保留了日後復仇的希望,項氏二子的抉擇,堪比伍奢二子啊,依我看來,最後能成大事的,還是項梁!”

越說到後面,範增的話音就越小,最後只是喃喃嘆息道:“只是伍子胥尚有吳國能夠投靠,如今秦卻已掃滅諸侯,燕代齊皆喪膽。項梁必須棲身於秦,蒙受罵名默默忍受,項氏若欲復仇,比起伍子胥來,又更難上十倍百倍啊!”

……

與此同時,黑夫也已抵達淮陽,在休息一日沐浴洗去征塵後,與秦國數萬大軍一起,在淮陽城外等候,等待秦王政到來……

出營集結時,黑夫忽然想到,這是自己第一次見到秦始皇呢。

“據說歷史上,劉項見了始皇帝車駕,都暗暗說了一句話……”

“我可比他倆提前多了,一會見了秦王,我又會生出怎樣的念頭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