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(第3/3頁)

“利鹹,快讓共敖和東門豹回來!”

黑夫身上亦沾著一些血跡,這是在突進途中濺上的,本人卻未受傷。

因為他率眾加入戰場的時機挑的極好,千五百人裏,傷亡不超過百名,而且傷員都被拖到後面去,讓醫護急救之兵救治了。

黑夫卻顧不上慶祝勝利,立刻讓人將兩個沖在最前面的家夥喊回來,因為黑夫已看到,王翦的帥旗,在朝這邊移動,所到之處,秦兵紛紛避讓。

一同來的,還有許許多多臉色鐵青的軍法官!

秦國軍法嚴明,私鬥爭首乃死罪!當年在外黃,共敖差點因這罪被殺了,怎麽就不長記性呢?這種事情,是萬萬不能卷進去的。

好在,在黑夫的阻攔下,他們沒有卷入那數百人的混亂搶奪,很快就抽身而出了。

氣喘籲籲地回來後,共敖破口罵道:“那些河東兵真像一群野狗,明明是吾等先靠近項燕車輿的,卻被他們推攮開來,若非利鹹攔著,我定要讓彼輩好看!”

“軍法吏會用斧鉞,讓那些人記住教訓。”

黑夫卻不太在意,笑道:“吾等疾擊項燕軍後軍,破其三千人,向內進攻時又連續擊破了幾個小陣,季嬰也帶著人在後面割首級,縱然未能得項燕屍首,也少不了汝等功勞!”

就在這時候,東門豹也帶著幾個兵卒回來了,手裏還扛著一樣東西。

不同於共敖的憤怒,他隔著老遠,便一臉興奮地喊道:“率長,吾等雖沒搶到項燕的頭顱和斷肢殘骸,卻搶到了他的帥旗!這算多大功績?”

……

PS:關於項燕之死和秦破楚都、蘄南大戰的順序,《史記》有兩種不同的記載。

二十三年,秦王復召王翦,強起之,使將擊荊。取陳以南至平輿,虜荊王。秦王遊至郢陳。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,反秦於淮南。二十四年,王翦、蒙武攻荊,破荊軍,昌平君死,項燕遂自殺。——《秦始皇本紀》

四年,秦將王翦破我軍於蘄,而殺將軍項燕。五年,秦將王翦、蒙武遂破楚國,虜楚王負芻……——《楚世家》

荊數挑戰而秦不出,乃引而東。翦因舉兵追之,令壯士擊,大破荊軍。至蘄南,殺其將軍項燕,荊兵遂敗走。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。歲余,虜荊王負芻,竟平荊地為郡縣。因南征百越之君。而王翦子王賁,與李信破定燕、齊地。——《王翦列傳》

按照太史公的習慣,一件事存在兩種說法時,會在不同傳紀中分別列出,讓後人自己判斷,這是保留疑論的負責任做法。

所以分析之後,王翦率軍先破楚主力,項燕自殺,而後再陷壽春虜楚王的順序是合符邏輯的。至於在淮南擁立昌平君的,或是項氏族人借項燕之名為之,類似的事,十來年後,陳勝也幹過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