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96章 卸甲(第2/3頁)

得知消息的景駒乘輕車來到灈(zhuó)水南岸時,便看到,那些穿著楚軍裝束,打著楚軍旗號的秦人,已經全部渡過了這條寬不過十丈的水流,走出老遠了。

這條河相當於秦楚兩國的分界線,至今依然,過了河,就是歸屬秦國的吳房、灈陽兩城了,秦楚兩國已經再度在上蔡、陽城一線對峙,這兩處恐怕也駐紮著不少兵卒。

對面的秦人亦看到了他們,幾個在河邊喝水的秦人甲士立刻叫嚷起來,甚至有個大漢人解開腰帶往河裏撒尿以示挑釁。

然而景駒卻不以為忤,他讓禦者調轉車頭,待回到大部隊後,滿臉笑容地對眾人道:

“本將已將秦人驅逐出境,立即掉頭,回師上蔡!向項將軍報功!”

……

與此同時,灈水北岸,已經讓全軍隱蔽在灌木叢裏,隨時準備打一場半渡而擊的黑夫,看著對面楚軍放棄渡河追擊,整齊地撤退,只能撓了撓臉,有些悻悻然。

“這楚將是怕死還是聰明?”

而後他又對綁在車輿裏,和他們昨天搶來的幾袋糧食睡在一起的鬥然笑道:“鬥公,看來並不是所有帝高陽苗裔,都如你一般高貴輕死啊。”

鬥然冷哼一聲,別過頭去,一路來,他都對黑夫的詢問采取不理不睬的態度。所以,黑夫什麽都沒問出來,自然也無法知道,到底是誰將安陸縣發生的事寫信告訴鬥然的。

“我不信到了秦國,你還能三緘其口。”

黑夫沒時間對鬥然用刑,立刻招呼他安排在灈水邊,挑釁對岸楚人的東門豹等人撤回來。

“加快速度向西進發,吾等爭取去吳房過夜!”

七八天時間,走了三百多裏路,大家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……

好在,距離終點已經不遠了。

……

黑夫他們渡河地點以西二十裏的吳房城(今駐馬店遂平縣),此刻已全城動員,如臨大敵。

這幾日,秦楚的戰爭形勢又有了新的變化:曾經在楚國消失的李信,帶著他僅剩的兩萬兵卒,繞了個大圈,繞回了陽城一帶,而後便配合蒙恬,在陽城、上蔡布下防線,挫敗了楚軍幾次進攻。

楚人這時候也不敢分兵了,項燕一聲令下,十萬大軍也集中在這一線上,雙方以相同的兵力對峙,自項城以來秦國節節敗退的情況,得到了很大緩解,隨著天氣一日冷過一日,戰爭又進入了微妙的平衡……

這種對峙是打不長的,不論秦人楚人,在寒風中哆嗦發抖的同時也在想:“等到初雪降下,大概便是兩國罷兵的時候吧。”

到那時雙方就會有一個共同的敵人:冬天。若還無所顧忌地頓兵於外,被寒冬冷死凍傷的人,也許比被兵戈殺掉的還多。

豈料,就在這時刻,斥候卻來報,說有一支數量不多的“楚軍”渡灈水北上,直趨吳房城而來!

聽聞此訊,吳房縣尉頓時大驚!

“難道楚軍真正的計劃,是兵走偏鋒,先破吳房,再北上潁川,或者西擊南陽?”

但又不像,因為這支楚軍人數太少。在斥候反復確認說,這支楚軍只有七八百人,後方也並無援兵後,一向膽大的吳房縣尉,決定帶著從南陽郡調來的一千兵卒,出城擊敵!

半個時辰後,遠遠望見這支“楚軍”的時候,他們正沿著灈水行進,陣列松散,看上去疲倦不堪。發現前方井然有序的秦軍陣列後,竟不趕緊停下列隊,反而面露喜色,加快了腳步。

而且,對面還派了幾個騎手過來,他們高舉著秦國的黑色旗幟,奔到箭矢射程以外,大聲呼喊道:“別射箭,吾等是秦軍,秦人!”

“秦人?”縣尉大驚,接著看到了讓他畢生難忘的一幕。

似乎是在與之呼應,那走在灈水邊的七八百人,也不約而同地開始卸甲。

他們卸下了滿是箭矢刀劍孔洞的赤色楚甲,統統扔到潺潺流淌的灈水中,讓這些沉重的皮甲沉到冰冷的水底……

他們脫下了穿了七八天後,肮臟不堪的褚色楚裳,也扔到灈水中,任它們隨著水流往下流漂去……

瑟瑟寒風中,卸甲脫衣後,只穿著單薄夏裳的眾人,又將手裏所持的楚軍赤旗統統放到,換上了掩藏多日,卻洗得嶄新的秦國玄色旗……

手在哆嗦,旗在飄揚。

放目望去,有一面五百主的旗幟,數面百人的小旗,都神采奕奕,這和脫了外裳後,凍得牙齒打顫的眾人形成了鮮明對比……

而一面都尉的虎熊牙旗在最前方,安放在一輛戎車上,車內躺著一位滿臉欣慰的虛弱都尉,他讓車夫駕車近前,向縣尉展示了他的都尉虎符。

“你是李由都尉!”

這縣尉瞪大了眼睛,前線消息傳回來不少,這次伐楚的大敗,秦軍損兵折將,前後共有八位都尉戰死或失蹤,其中一個就是眼前這位李由,他可是秦王之婿,廷尉之子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