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91章 若驅群羊(第2/3頁)

結果導致了楚卒更大規模的潰敗,鬧哄哄地向四面八方跑去。隨著後陣也爆發了戰鬥,後方那數百楚人也陷入了與秦人俘虜的苦戰,難以支援。

一時間,整個戰場上,唯一建制完好的部隊,就是孫奉手下這五百人了,秦人一直沒管他們。

按理說,孫奉的手下和秦軍人數相當,若是從後掩殺,或是救助鬥然,或許可以挽救敗局。但在這電光火石之間,連一點糧食都要精打細算的孫奉,做出了抉擇。

“輸了。”

孫奉沮喪地如是說,“吾等輸了。”

他似乎是想起寢丘被李信攻破的那一天的情形,突然喪失了所有的鬥志,在秦人掉頭來進攻他前,勒令禦者調轉馬車,帶著手下的五百多人,以及從屬於他百多騎手,將鬥然拋在身後,向東方的寢丘逃竄……

……

“縣公,孫奉這豎子逃了,吾等也撤罷!”

亂軍之中,禦者回過頭,面容焦慮地勸鬥然離開,雖然前陣已潰,後陣也全亂了,但他們好歹有戰車,只要驅車而走,肯定能比秦人兩條腿跑的快!

鬥然雖面色頹唐,但卻沒有步孫奉後塵倉皇逃竄的想法,而是撫劍嘆息道:“沒錯,我是敗了,但縱觀若敖氏立族以來三十代,沒有戰敗還活著的家主!”

從春秋開始,楚國就有覆軍殺將的傳統,打敗仗的將軍,不必楚王和國法問罪,大多會先行自盡!

楚武王時,莫敖屈瑕率軍伐羅國,因輕敵冒進兵敗,事後自縊而亡。

楚成王時,若敖氏的另一支,成氏的家主,令尹子玉與晉軍大戰城濮,此戰失敗後,子玉羞愧難當,自刎於連谷。

楚共王時,司馬子反與晉人戰於鄢陵,楚軍再敗,失去了中原霸權,事後楚王雖未怪罪子反,但子反仍然固執地自殺而亡。

楚平王時,司馬薳越不顧手下勸誡他興師再戰,自殺於與吳軍作戰失敗之後。

楚昭王時,左司馬沈尹戎孤軍對敵孫武,伍子胥等強敵,力戰惜敗後,也讓手下割下自己的頭顱……

這還是比較知名的,而若敖氏歷代加起來,共有九人以這種慘烈的死法謝世!

“祖父、父親都曾對我說,荊楚之將,師出之日,有死之榮,無生之辱!”

“敗亡不可怕,可怕的是,輸得丟了八百年的傳承,敗得忘了赫赫荊楚的驕傲!”

真正的荊楚貴族,真正的帝高陽苗裔,縱然是敗,也要敗得有尊嚴!

“我驕縱而傲,不加防備,如今亡軍覆師,敢忘其死乎?”

言罷,在秦人越來越近之際,鬥然拔出了自己的佩劍,對眾家臣親衛作揖道:

“鬥然無能,連累二三子一同受此大辱,鬥然慚愧萬分,但還望二三子念在世代服侍若敖氏的面上,再為我禦敵片刻!”

“臣等恭送主君!願主君魂兮歸來,長遊荊楚!”

十余親衛沒有再勸,單膝蓋下跪,目中含淚,高聲呼喊,隨後拔出兵刃,沖向了已經近在咫尺的秦人!誓要阻止他們片刻,要讓主君安心上路。

楚國貴族自殺,亦有高尚的儀式,鬥然在禦者協助下,以白絹輕輕擦拭長劍,務必使其一塵不染,而後他挺身站立,雙手舉起,將劍刃橫於脖頸之上……

割的時候,也要從右往左,千萬不能反了!父親的話尤在耳邊,他也是死在最後一次五國伐秦裏的啊。

“只望我死後,真的能魂兮歸來!反故居些!”鬥然最後一刻心中如此想道。

然而,就在鬥然即將自刎之際,十多步外,一支箭矢卻嗖地飛來,射中了他的手腕!

佩劍脫手,鬥然捂著血流不止的手腕,痛苦不已。

他的族兵此刻已經逃的逃,死的死,親衛們也被秦人亂刃所殺,連手持大戟試圖阻敵的禦者也中箭而亡,大批秦人沖過來,包圍了鬥然孤零零的戎車,又有一個秦吏飛步跳上車,將鬥然試圖再度撿起的劍一腳踢開!

鬥然絕望地擡起頭,卻看到早上那個來“投降”的小屯長衷,正笑眯眯地看著他。

“鬥縣公,你我又見面了。”

“衷,你果然是詐降……”

鬥然慘笑:“如今勝負已分,我無話可說,只求一死!還望你轉告程五百主,請他成全我這個敗軍之將!”

此言一出,一旁曾向鬥然擲出手戟的東門豹,還有一箭阻止他自殺的小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,一時間,戎車周圍數十秦卒皆哄笑不止。

鬥然又羞又惱,感覺自己受辱了,黑夫則止住了眾人,對他道:“我騙了鬥公,城內,並無什麽程無憂五百主。”

“那此戰是誰指揮的?”

鬥然本來感覺自己輸得不冤,此刻卻發現這是一場糊塗仗,自己居然連敵手是誰都沒搞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