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90章 一鼓作氣(第2/3頁)

周圍的場面同樣混亂不堪,到處都是打鬥,陷隊之士戰果輝煌,片刻之間,一隊弓兵、一隊戈矛手已被擊潰。

只可惜,盡管先潰兩陣,但陷隊之士畢竟只有百人,沖擊力已是強弩之末,再也無法前進一步,且沒有甲胄保護,死傷不少。楚人太多了,左右的陣列在慢慢合攏過來,試圖將其包圍,但這種下意識的行為,卻讓楚人的陣型更加混亂。

至此,眾人的使命已經完成了,那就是沖亂敵軍陣勢,讓後面的袍澤殺進來!

廝殺的間隙,槐木看向後方,緊隨陷隊之士的,是六百名邁著整齊步伐,持長矛小步跑來的秦人主力,已到十余步外……

……

“破開了!”

當看到槐木帶領的陷隊之士已經沖潰了楚人兩個百人卒伍,撕開了一個缺口後,行在陣中的黑夫激動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!

這一次,他不再像做屯長時那樣身先士卒,大喊“二三子隨我上”。

也不再像做短兵百將一樣,寸步不離主將……

因為,他就是這場戰役的秦軍主將!

手下只有六七百人,沒有大軍作戰時那種繁雜的指揮,通訊基本靠吼,黑夫便親自指揮著兩個百人隊,東門豹、翟沖、屠駟、滿各指揮百人。他們出了城邑,列隊完畢後,就在城頭由利鹹敲擊的鼓點聲裏,小跑著前行。

黑夫讓屠駟和滿各在左右,翟沖殿後,他的兩百人行在中間。

最靠前的一百人則由東門豹所率,均著厚實甲胄,五人一列,二十人一排,前面的兩排手持酋矛。

酋矛,這是一種步兵使用的沖擊長矛,長度雖然達不到最長的“夷矛”兩丈四尺,將近六米!但也有20尺,四米半的長度,得由兩個人一起持著才能保證快速移動。

這些酋矛都是在邑中武庫找到的,作為步兵手裏的“重型”武器,當二十柄酋矛放平快速前行時,氣勢極其可怖!

能與長矛對抗的,也只有相同長度的長矛,以及巨大的櫓盾,大家相互推攮,看誰能紮垮誰,這就是這年頭戰爭開打後,重步兵方陣較量的常態。

然而楚人已經被陷隊之士沖得亂了陣腳,一隊長矛兵已遭擊潰,另一隊被阻隔在後調不過來,鬥然只能指派兩百劍盾兵來湊數。

秦人甲士,也就在陷隊之士身後十多步,這短短的距離瞬息便至,隨著東門豹一聲大吼,秦卒們舉著酋矛,以橫隊前擊,正好與那些飛快橫向移動,專門過來阻攔他們的楚人劍盾兵撞到了一起!

鋒利的矛尖從盾牌縫隙插入,刺穿了一個倒黴楚人的皮甲,透過的他肚腸,又破背而出,染血的矛尖再度插進了後面一人胸腹中……

不止是兩個人持矛的人在用力,每一列後面三人也在不斷推攮,就這樣,靠著酋矛的長度和沖擊力,東門豹等人如同一根銳利的鐵錐般,不一會,竟將這支兩百人的楚人卒伍紮穿紮潰……

這時候,酋矛上已經如同糖葫蘆般,紮了兩三個人,上面有的人還沒死透,淒厲地慘叫著。但秦人也再也無法靠長矛前進一步了,秦卒們直接拋棄了它們,抽出了身上的二尺劍,嚎叫著繼續往前沖,與敵人短兵相接。

如果說楚陣本來只被陷隊之士紮開了一個小口,那麽現如今,在酋矛的猛烈推攮下,已經破開了一個大窟窿。更別提東門豹他們身後,還有數百秦卒,也在黑夫的指揮下,通過這個窟窿,不斷殺進來,一時間,楚人只剩下補漏的功夫。

雖然被打了個猝不及防,至少有五百人被先後沖垮,但因為人數太多,楚人遠沒到全軍潰敗的程度,在鬥然的指揮下,他們開始了反擊。

首先是左右不斷有人往中央移動,試圖阻止秦人的突進。此外,僅剩的一百弓手也終於調過來了,弓箭手們紛紛將箭搭上弓弦,朝著秦人後方的陣列,灑出一陣陣箭雨。

嗖嗖嗖,箭矢如冰雹一般朝後方的秦卒身上招呼,十枝,百枝。在黑夫身邊,不少為他舉著盾牌擋箭的人中矢倒地,呐喊轉為哀嚎,甚至連他頭頂的銅兜胄,也挨了一下,叮當脆響,嚇了黑夫一大跳。

與此同時,馬蹄聲從側面響起,雖然楚人的三十輛戰車因為事先沒有準備好,此刻已經卡在兵卒中尷尬地出不來,只能當做指揮車用。

但那一百騎手卻是機動靈活的,他們已經集中了起來,從兩翼繞過來,停在數十步外駐馬,那些騎手紛紛下了馬背,取下弓弩上弦,朝秦人射箭……

後面的翟沖冒著箭雨湊過來道:“黑夫,箭矢太多,有些擋不住,要不要派左右兩翼的人去將其驅散?”

黑夫道:“讓小陶帶著數十弓弩材士反擊即可!”

“若是那些騎手沖擊過來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