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79章 重生(第2/3頁)

而熊啟作為楚系外戚裏的新一輩希望,也被華陽太後推到了禦史大夫的位置上。

當時,秦國朝政被呂不韋把持,宮內則有嫪毐受寵,秦王政的命令,不能出鹹陽宮半步。他只能默默忍耐,等待成年冠禮的那天。

而熊啟,便是少數被秦王頻頻召見,與他商量親政後如何治國施政的人。

所以在那幾年間,弟弟、母親、仲父,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背叛了秦王政。唯獨熊啟和楚系外戚忠誠地環繞在秦王身邊,替他平定嫪毐之亂,撤換呂不韋。

秦王也回報了熊啟和楚外戚,讓他當上了秦國的相邦。

楚國公子熊啟在秦相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年,這期間他和秦王真是親如兄弟啊。秦王甚至在華陽太後主持下,像過去許多代秦王一樣,迎娶了來自楚國的公主,也是昌平君的小妹,誕下了長公子扶蘇……

當時秦國忙於伐趙,尚未與楚國構難,熊啟便衷心地期望,兩國能恢復過去的十八世友好,讓那些傷痕慢慢彌合吧,一國立足西北,一國偏安東南,大家井水不犯河水……

如此,他才能心安理得地在秦國待下去。

但當華陽太後死去,秦王真正獨攬朝政後,他真正的野心,卻開始展露出來。

熊啟記得清清楚楚,沖突起於招待燕太子丹的宴會上。

燕太子丹與秦王政小時候一同在邯鄲為質,曾經也是一起騎過竹馬鳩車的玩伴。

現如今,秦王成了生殺予奪的主人,可燕國太子似乎沒有作為階下囚、籠中鳥的自覺。

一番客套後,他舉樽向秦王敬酒,而後竟質疑起秦王留韓非而殺之一事來,又尖銳地指出,秦王使南陽郡守滕攻韓,圍鄭三月,也太過逼人太甚了。

“古者商湯、周武破國而不亡其社稷,還望大王能效仿之。”太子丹不止是替韓國,也是替趙、燕、魏、楚、齊如此懇求秦王。

難得醉一次的秦王當著太子丹,也當著熊啟的面,第一次表露了他的雄心。

“破國而不亡其社稷?”熊啟記得,當時秦王哈哈大笑,仿佛聽到了這世上最好玩的笑話。

“平王東遷時,天下還有數百諸侯,如今五百年過去了,世上卻僅剩七國,那數百邦國哪去了?憑空消失了?”

“燕國廣袤兩千裏,從上谷到遼東,這片土地曾經有薊、孤竹、箕、中山等國,若非滅國兼並,燕國哪裏來這麽大的國土?子丹,你今日想要寡人效仿古之仁君,留韓國一命,為何不先回國,去將傳說中是黃帝之後的薊國恢復社稷呢?”

“在這五百年間,列國相互兼並,發動了無休止的戰爭,痛苦的是天下百姓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,只要九州還存在兩個以上的王,戰爭就不會停止,這就是所謂的和平,所謂的仁義,燕太子,你還想維持現狀,讓天下人受苦多久?”

燕太子丹啞然,秦王則斬釘截鐵地說道:“你可以恨寡人,但天命不可違,終須有人一統天下,結束這亂世!故,寡人不會假仁假義,必滅六國,不留任何一個。”

他醉眼惺忪,看著燕太子丹,也看著熊啟笑道:“沒錯,五年、十年後,燕國會滅亡,楚國會滅亡,但等著汝等的,將是更大的國家,天下合為一國!”

“不管是目所能及,還是目所不及之處,都將統一在寡人政令下,天下的百姓都成了秦之黔首,使用統一的文字,統一的貨幣,統一的度量衡!全國將被郡縣分割,讓廉潔奉公的官吏去治理,所有王族大臣一律不再分封為諸侯,只給他們俸祿和名義上的食邑。收天下兵刃,中原從此再無戰爭,軍隊將開赴邊疆,去開辟新的土地,亦或是抵禦戎狄侵擾。莊稼年年豐收,黔首安居樂業,還要修通往全國的道路,在山和海的盡頭立上石碑,好讓一千年,一萬年後的人,也能知道寡人的功績……”

秦王的野心,讓熊啟震驚,秦王的志向,讓熊啟繚亂。

他那時候才徹底從夢中驚醒,原來自己與秦王,一開始便不是一路人。

秦王想橫掃六國,而熊啟只想讓秦楚和睦,維持現狀。

他縱然直到三十歲才第一次踏上楚國土地,但歸根結底,心裏還是認同自己是個楚人,這是楚考烈王用荊、楚在他身上留下的陣痛記憶。

父王一邊打,一邊告訴他,他是帝高陽之苗裔!身上流淌著祝融那熊熊燃燒的烈火血脈!

八百年之楚,豈可說亡就亡?

從那天起,秦王就開始加速他一天下的計劃,並嫌棄昌平君執行滅六國之策不夠積極,漸漸啟用李斯等能竭盡全力助他成帝業的新臣子。

最後,當秦已滅韓趙,與楚國的戰爭指日可待的時候,秦王開始清掃朝堂的楚國外戚了,昌平君遂被罷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