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51章 書生亦殺人(第2/3頁)

在陽武縣任武吏的周市秣馬厲兵,打算為魏國盡忠,守住此地,誰料陽武令卻聽了戶牖張博規勸,竟然選擇了降秦!

張博此人,有個人親疏小義,卻無國家存亡之大義,周市聞訊時已經來不及了,只能帶著一些願意追隨他的手下殺出陽武,流亡於野澤樹林之間。

但他沒有就此放棄,因為只要大梁一天未陷落,魏國便還有希望。作為對魏忠誠度最高的武卒,周市開始避開縣、鄉,在秦軍勢力無法涉及的裏閭山林裏遊蕩,吸納願意加入他的人,很快就聚得百余魏人。

他們開始攻擊落單的秦人,阻斷秦軍各縣往來聯絡的騎手,甚至還組織了一次對陽武縣運糧隊的襲擊。可惜秦人已經掌握了陽武縣武庫,裝備精良,周市他們只來得及燒毀了部分糧草,便丟下十多具屍體撤退了。

“吾等的實力,尚不能與駐紮縣城的秦軍抗衡啊。”

明白這點後,周市不再嘗試奪回陽武,開始將目標轉向各鄉。

秦人在鄉上的統治不強,一般只派一屯五十人維持秩序,眼下,各地都在朝大梁輸送糧食,這便是防備最脆弱的時節,周市可以選擇帶人襲擊糧隊,也可以直接去攻擊鄉邑,只要奪取一個鄉,秦軍就不得不派人過來追剿他。

這樣,或許就能為大梁,爭取一點點時間的機會了……

周市最想攻擊的,當屬戶牖鄉。張博勸降了陽武縣令,周市對此一直懷恨在心。

可惜自從秦人進駐戶牖鄉後,秦軍與張氏的關系居然沒有像其他鄉那樣鬧僵,那支五十余人的秦軍,也沒有像其他地方的駐軍一樣,威逼百姓,欺辱民女,鬧出群體性事件。

一片平靜的戶牖鄉,讓周市無從下口。

本以為征糧或許能使戶牖鄉民怨沸騰,然而周市派人打探的人卻回來說,此鄉一切如常,張氏和秦軍達成了協議,願意出糧貸給百姓,充當征糧,幫他們渡過難關……

周市大失所望,但好在,他的手下帶回這個消息的同時,還帶了一批人回來。

或者說,是在那批人逼迫下,帶他們回來的。

周市停下了手裏的活,看向昂首站在他面前的人,卻見此人三十不到,高八尺,身著儒服,頭戴儒冠,唯獨腰間掛了一把劍。

“你便是陳馀?趙地名士?”

“正是在下。”陳馀眼睛通紅,或是一夜未眠,或是剛剛哭過。

周市一貫看不起羸弱的儒生,覺得他們百無一用,亡國時也只會抱著禮器簡牘跑掉,便笑道:“不知陳生挾持我的手下,非要來尋我,所為何事?”

陳馀朝周市拱手道:“我帶人潛入陽武地界時,聽聞周君招募百余壯士,以一己之力,獨抗暴秦,馀十分佩服。今願帶著手下十名趙地俠客,助君一臂之力,與君一同襲擊戶牖鄉……”

周市對這個操著一口正宗大梁口音的儒生十分警惕,冷笑道:“光復戶牖鄉?你雖是魏人,卻早已跑到趙地,無緣無故,為何助我?”

“不瞞周君,我與外黃張縣俠乃刎頸之交,外黃城破前,他送妻、子到戶牖鄉張氏暫避,再由我暗暗將他們接走。本以為那張博雖降秦,但尚念故交,能信守諾言,誰料……”

陳馀咬著牙道:“豈料前日,張氏卻突然反悔,向本地秦吏告知了此事,秦吏與張氏一起,逼死吾嫂,陳屍於外,又擄走了我那七歲的侄兒,如今就囚在邑外營地中……”

周市聽完之後,卻搖頭道:“我手下只有百余人,不足以圍攻鄉邑。聽你的意思,既然秦吏與張氏相合,有五十甲士,外加張氏兩百僮仆,且戶牖鄉民也不欲反秦,想要攻破戶牖鄉,救出你那侄兒?無異於癡人說夢。”

“那我還有第二策。”

陳馀不甘心,又道:“我的門客在鄉外查探時,見邑中集結了幾十輛牛馬大車,還從張宅內源源不斷運出糧食,想來是要往大梁秦軍大營運糧,不是明天,便是後日!屆時我那侄兒,肯定也會被一起帶上,還望周君能與吾等一同,襲擊糧隊。”

“此策倒也未嘗不可。”

周市起身,又看著躍躍欲試的陳馀笑道:“然,儒生亦能殺人乎?”

陳馀一愣,隨即哈哈大笑起來。

“周君對儒生有偏見啊!”

“吾曾聞,仲尼有弟子仲由,性粗鄙,好勇力,冠雄雞之冠,佩豭豚之劍,後才拜孔子為師,學儒禮,為儒生。”

“仲由在衛國大夫孔悝家中做邑宰,為其治邑。當時衛國內亂,叛軍圍困孔悝,當是時,孔悝手下武士皆奔逃出城,唯獨仲由逆行入城,路遇叛黨,盡殺之。待其至孔悝家中,叛軍更令百人持戈矛圍攻仲由。仲由仗劍,以一人之力,敵百人,身中數十創,依舊屹立不倒,反擊殺了十余人……”